西江都市报报料热线报道(记者 梁燕如)日前,本报的报道《大东上下路变露天卖场》见报后(详见11月23日4版),有市民再向本报反映,称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新兴市场辐射路段,商家、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行为在新兴市场周边成顽疾。针对农贸市场周边突出的乱摆卖现象,职能部门认为,多部门联合执法或是整治占道乱象的有效方法,而升级改造旧农贸市场,扩大市场容量则是疏导占道摊贩的治本之策。
现象一:占道经营,路况混乱
家住新兴市场附近的市民李女士反映称,近段时间以来,新兴市场周边路口经常有销售水产品、熟食和蔬菜水果等商品的流动摊贩占道摆卖,加之商家跨门槛经营,使得本来就不宽敞的道路更为拥挤。
11月23日,记者到新兴市场附近走访,在市场首层的一洲大药房对面路口,一左一右的位置已被销售木薯、鲜鱼和生淮山的流动摊贩占据。在新兴一路通往新兴市场方向的路口前,有销售香蕉、粽子和卤制品等摊贩在摆卖,数辆摩的也停在路口。几部在此交会的小车驶经路口时,几乎挤到了一起。
随后,记者走访市司法局、环保局、太阳广场周边路段,发现但凡能通往新兴市场的道路上,都摆满了各类流动摊档。摊贩们销售的商品包括成衣百货、鲜菜水果、鲜肉熟食等。部分摊贩占据人行道摆卖,当过往行人、车辆较多时,路况混乱。
现象二:不良竞争,相互效仿
新兴市场商家普遍跨门槛经营,而且都是明知故犯。“我可以将货物搬回店内,但前提是人人都要这样做。”新兴市场地层某干货铺老板娘这样表示。该老板娘认为,是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导致恶性竞争加剧。
为保证所谓的“经营优势”,新兴市场部分室内经营户加入占道行列。新兴市场蔬菜行某经营户告诉记者,越来越多蔬菜经营户选择到市场门前通道摆卖,甚至有水果经营户还把货物搬到市场外围过道销售。
新兴市场附近的居民、商家认为,流动摊贩聚集引发商家跟风占道,导致道路拥挤,还产生卫生、噪音、治安、食品安全等问题。一位家住在新兴市场楼上宿舍的居民告诉记者,流动摊贩占据停车区域摆卖,很多到市场买菜的摩托车车主把车停在了宿舍楼梯口,“回家的路被堵住了。”
整治办法:联合执法,改造市场
针对上述乱象,记者了解到,不同部门在大力整治的同时,也面临各自的治理困境。
市百佳公司新兴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管理方会教育场内经营户不可跟风占道,也会疏导市场外围流动摊贩。但因经营户受冲击太大、市场管理方没有执法权,教育工作收效甚微。
蝶山区城建管理监察大队负责人则认为,随着城市发展西移,现有农贸市场规模已无法满足商家经营、市民购物需要,导致河西多个农贸市场周边流动摊贩聚集。升级改造农贸市场,扩大市场容量,才是疏导流动摊贩的治本良方。针对目前的占道乱象,该负责人表示,城监部门只能加大力度巡查、疏导,但要取得成效,还需多部门联合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