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高云) 日前,藤县一老汉在卖鸡时收到疑似假币而被气死的事情,引起不少市民对如何识别假币的关注。采访中,不少读者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也曾遇到过无意中收受假币的情况。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梧州市中心支行提醒,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收到钞票仔细鉴别的习惯,如发现假币应及时报警。
中国人民银行梧州市中心支行货币金银科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从本市假币犯罪的特点看,犯罪对象主要以100元面额人民币为主,通过“找零”、“调包”等手段来使用假币,而且往往会挑选集贸市场、烟杂店等人群密集场所,以及黄昏、凌晨等时段作案。
如果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收到疑似假币时,应该如何鉴别和处理?
货币金银科负责人教了几个小窍门,包括“一看、二摸、三听”。“一看”即看水印。第五套人民币固定水印位于纸币票面正面左侧的空白处,迎光透视,可以看到立体感很强的水印。看隐形面额数字,面对光源将票面上下倾斜晃动,可看到正面右上方有一面额数字“100”字样。看油墨印刷,真币采用光变墨印刷,印刷图案清晰干净;“二摸”即摸人像、盲文点、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等处是否有凹凸感,挺括度好;“三听”即通过抖动钞票听其发出的声响。人民币的纸张挺括、耐折、不易撕裂,用力抖动或手指轻弹能听到清脆响亮的声音。
根据相关法例规定,市民收到假币时应及时上缴当地银行。而明知是伪造的人民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市民如发现他人持有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有制造、贩卖假币线索的,也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