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余静)“我家人买到的金针菇有很浓的甲醛味,是不是用甲醛来保鲜的?”1月7日晚,市民周先生致电本报记者反映,他当晚准备清洗家人从西环市场外面流动摊贩买回来的金针菇时,闻到了一股甲醛味,他怀疑是不法商家喷洒了甲醛溶液来给金针菇保鲜。记者1月8日对此展开了调查。
1月8日早上,记者首先来到西环市场,看到市场内外的摊位都有金针菇出售。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了在市场内6号摊位的经营者,对方表示,自家出售的金针菇是本地生产的,绝对新鲜。在市场周围其他多处销售金针菇的摊位上,记者都拿起金针菇闻了闻,只觉得金针菇所散发的气味差不多,只是浓淡不同。大部分摊位的经营者都表示,这些写明产地为广东某市的金针菇,都是从竹湾蔬菜市场批发回来的。
1月8日下午,在梧州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里,站长吴健华告诉记者,目前整个梧州市内,培植得比较广泛的是平菇、香菇、凤尾菇等食用菌,但也有少部分人培植金针菇。受市场波动大、生产成本高以及培植技术要求高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梧州市培植食用菌的规模都非常小,食用菌销售来源很大一部分还得依赖外地生产。
1月9日上午,记者带着市民周先生在西环市场流动摊贩购来的金针菇,来到梧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蝶山分局蝶山工商所,该局相关工作人员马上对送来的金针菇样品进行剪碎浸泡,并用仪器对浸泡过金针菇的液体进行检验。
检验结束后,根据比色卡上不同含量的甲醛(吊白块)在试剂检测下所显示的颜色深浅看到,经简易检验后的液体颜色,与比色卡上呈弱阳性的颜色差不多,显示确有甲醛。为了确保检验结果,当天下午,该局技术人员又用另外一套仪器进行检验,发现结果与上午所检验的无异。
据相关资料显示,甲醛存在于香菇最早是在西班牙发现的,经过科学家们的实验证明,甲醛普遍存在于各种香菇子实体中。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便分离出参与香菇甲醛代谢的关键酶及其前体物质———香菇精,学者们认为香菇里的甲醛是其自身代谢产生,是香菇特征风味物质酶代谢途经的副产物。越来越多的分析检测结果标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香菇中甲醛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这说明甲醛是香菇在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贮藏和干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并非人为添加。所有菌类和香菇一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会产生甲醛,只是由于品种不同,产生的甲醛的量也有所不同。且菇类在经过洗涤、烹调过程后,甲醛含量会随之减少。
目前消费者对金针菇等食用菌的消耗量比较大,蝶山工商所相关负责人建议,市民在选购食用菌时,最好挑选比较新鲜的、色泽看起来比较自然的,食用前要多清洗几遍,并煮至熟透,如有任何疑问,也可以到相关部门进行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