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麦擎图) 1月15日,梧州市屠管办联合市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水产畜牧兽医、公安等部门,检查流通领域的猪肉质量情况。检查发现,市场中的私宰肉数量明显下降,当天检查中没收涉嫌私宰肉32.5公斤。
手工屠宰肉也要依规
昨日上午7时,商务、工商等多部门执法人员赶在早市前,巡查市区多家大型农贸市场。
在大塘市场,记者随执法人员走进市场看到,十多张猪肉台的经营户正忙着分割新鲜运到的猪肉,经营户自觉在摊位前悬挂出生猪出厂票据。经营户看到执法人员到来,并没有收拾肉品的动作。当天,执法人员还巡查了新兴、怡景、西环等市场,均未发现大量涉嫌私宰的猪肉。
对于近期私宰肉流向我市部分小区周边小集市的情况,执法人员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对小集市经营者的监管和教育。
在京梧市场,执法人员看到,某猪肉经营者摊台上摆放着一块不到五公斤的排骨,切面凹凸不平,涉嫌私宰。经营户解释称,屠宰工人已经下班,他因此自己动手屠宰。在该经营户摊台上,悬挂着屠宰厂出具的检验检疫证明等有关手续,数量是一头。
记者向执法人员了解到,定点屠宰厂准备下班时,所有屠宰设备已经关闭,在屠宰场监管下,手工屠宰1至2头生猪的情况偶有出现。但手工屠宰后,屠宰厂在生猪出厂前,也必须按相关程序对肉品进行检验检疫。
“回马枪”查出私宰肉
在新兴市场附近的“绿色食品鲜猪肉”店,摊台上陈列着数量较多的肉品。其中,部分排骨的切面凹凸不平。该店摊台上悬挂着屠宰厂出具的生猪检验检疫证明,数量只有一头。但执法人员从肉品数量判断,其数量不止一头,排骨涉嫌私宰,便依法查封了涉嫌私宰的肉品,并教育经营者守法经营。
新城市场的经营户万万没料到,执法人员杀了个“回马枪”。当天,执法人员巡查第一站是新城市场,但未发现可疑肉品。在行动结束前,执法人员再次来到新城市场。这一次,执法人员在场内两个猪肉经营摊档依法查获了私宰肉。
执法人员现场教授了辨别私宰肉的方法,“看猪背脊肉的切边,如果切边出现阶梯级纹路,则有私宰嫌疑。”此外,猪皮的印章模糊,没有“梧州市兴龙家畜定点屠宰厂”、“检验合格”等字样,也涉嫌私宰。执法人员依法对涉嫌私宰肉进行没收。
据悉,为防止未经检验检疫的肉品流入市场,我市商务部门对私宰肉保持高压的打击态势。为防止肉品票据造假,在猪肉出厂随附的《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上,加盖了“梧州市畜禽屠宰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票证专用章”。此外,商务部门鼓励市民发现私宰窝点或销售私宰肉时,拨打12312或0774-6021516进行举报,举报属实将获得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