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曾燕 通讯员 蒙建丽)去年11月29日,我市出台了《梧州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置及建筑工地管理实施办法》。1月18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自今年1月以来,市市政、住建、交通、国土等部门联合采取措施,要求今后建设工程业主报建和申请施工许可证时,需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也将安装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此同时,针对近期红岭路网撒漏严重的现象,城监部门对15个违章工地进行处罚。
多部门联合促新规落实
据市市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日,市市政管理局、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召开会议,促进建筑垃圾管理新规落实。
今后,市住建委在办理建设工程业主报建和施工许可证时,应督促其到市市政管理局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并督促业主单位按照规定,尽快做好工地内临时排水设施,将工地出入口处50米道路进行硬化处理,设置车辆冲洗设备。
市交通运输局对目前我市市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情况进行摸底。同时,参照出租车管理模式,开展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安装GPS的前期工作。
市国土资源局则及时将我市收储存量地情况提供给市市政管理局与市住建委,以便科学规划、设置我市建筑垃圾消纳场地,规范建筑垃圾的消纳处理。
从重处罚违规运泥现象
由于红岭新区内建筑工地较多,许多土方运输车辆未按规定清理,产生了撒漏、污染路面、扬尘等问题,引发群众议论,并多次向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反映。
针对此种情况,长洲区城监部门根据《梧州市城市建筑垃圾运输处置及建筑工地管理实施办法》,对违规运泥、撒漏不及时处理的现象进行从重处罚,并责令施工单位及运输司机限期清理污染物。
近期,市市政管理局和长洲城监大队共处罚红岭片区违章工地15个,处罚违章车辆310车次,处罚金15000多元。
据了解,仍有施工单位对一般性处罚置之不理,未按要求进行路面硬化和采取冲洗措施。对此,市政、住建等部门将加强执法力度,确保近期红岭路网恢复整洁容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