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赵洋 通讯员 温书)1月21日,根据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晒”出的2012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成绩单”:12项实事已基本完成,总投资额创下历史新高,达40.6亿元。近期,市发改委将向市民群众公开征集201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意见建议,将办实事项目由“为民做主”转变为“由民做主”。
据悉,2012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包括“三农”、“菜篮子”、住房保障、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弱势群体帮扶、计生服务等方面工作。截至去年12月底,共完成投资40.6亿元,超额完成全年原计划投资任务。
发改委表示,去年梧州市政府为民办的12件实事54个子项目中没有形象工程,只有顺应民意、贴近民情、排解民忧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如实事之一的“新农保”工程项目,我市参保人数110.61万人,共发放金额1.96亿元,全市已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2013年,梧州市政府将继续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主要范围确定在农业生产、科教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创业就业、社会稳定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尽可能向城乡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倾斜,扩大社会群体受益面。
发改委表示,往年是由相关业务单位提供建议,市政府定办实事“盘子”。今年市政府将向市民群众公开征集意见建议,把办实事知情权、参与权充分交给群众,让群众来决定该不该办,什么时候办,怎么办,办成什么样子。
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将通过媒体向群众征集建议。只要项目具有可操作性,有资金支撑,有政策配套,政府将优先考虑实施。”
■记者手记
百姓参与实事越办越好
公开征集为民办实事项目有三个好处:一是便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令实事项目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实际,更符合市民愿望要求;二是有利于政府和群众达成共识,杜绝个别实事工程出现与实际脱节、效果不尽如人意等情况;三是因群众的嘱托和监督,能更好地增强各职能部门办实事的责任感、紧迫感。
只要遵循大多数市民的意愿进行决策,办实事过程中自觉接受市民监督,相信今年年终梧州市政府将给市民群众带来一份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