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梁燕如) 农历新年临近,肉类需求看涨,为让市民买到“放心肉”,梧州市畜禽屠宰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水产畜牧兽医、公安等部门,强化对流通领域的肉类市场监管。检查中,执法部门在新兴二路一家所谓“无公害”小型肉菜店查获涉嫌私宰猪肉40多公斤。
2月6日,执法人员在大塘市场附近的“藤县大自然农牧有限公司无公害农产品销售点”发现,该销售点有涉嫌私宰的猪肉出售。执法人员要求销售人员提供证明猪肉来源合法的单据时,销售人员未能提供。执法人员依法查扣了该店涉嫌私宰的40多公斤猪肉。
随后,执法人员来到新兴市场,发现市场内其中一张肉台只剩下少数猪肉边角料在出售,但并没有见到摊主。执法人员介绍,一般而言,上午9时许一般是市民买菜高峰期,猪肉不可能那么早卖完,因此不排除摊主有躲避执法的行为。
那么涉嫌私宰的猪肉是否都来自病死猪?据执法人员表示,这需要进一步检验方可认定。据悉,目前定点屠宰一头猪的费用是35元左右,不法商家私宰生猪,目的不在节省进场屠宰费,而是通过宰杀质量较次、进货价较低的生猪和给猪下水注水来增加盈利。这样一来,私宰肉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执法人员同时介绍,定点屠宰厂出品的“放心肉”有猪皮,皮上有定点屠宰厂及检验检疫部门的肉检合格印章;肉色偏淡,肥肉白净,瘦肉呈鲜润红色;肉质爽净,没有渗血或血水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