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综合新闻>>正文
         高级搜索
商场促销噪音令人不胜其烦

http://www.wzljl.cn    2013-02-18 08:45    作者:记者 吴婵 实习生 陈可夫    来源:梧州日报

    阅读提示:

    近日,有读者反映,市区一些商场,为了促销,吸引顾客,反复用高音喇叭播放各种广告、劲歌、乐曲,令附近居民无法忍受。记者采访发现,很多商场的大型的音响从早放到晚,附近居民的午休都无法保证。公安民警呼吁商家,希望能够自觉消除噪音的排放,降低音量,不要干扰到市民正常的工作、生活。

    “一大早就被吵醒,一天都没有好心情了!”俗话虽说早睡早起精神好,可要是经常像市民陈小姐这样被逼着醒过来,再好脾气的人也受不了多久。陈小姐住在新兴菜市场附近的小区内,提起从附近商业店铺里传来的噪音就气不打一处来。特别是春节期间,各种商店为营造气氛,而使用音响、喇叭等加大造势,店家火了生意,却苦了附近的居民。

    日前,记者来到新兴社区里面的居民楼中间,一直听到有节奏感很强的DJ音乐从右边靠近太阳广场方向的一条小路上传来。据居民反映,这样的声音不只是周末才有,平常时候也能听得到。

    过了两天,记者再次到太阳广场附近采访。在新兴一路和工厂二路交叉口处,一个动漫城门口摆放了很多电视机在销售,而商家用了一个大型的音响一直在不断播放动感的音乐。在某超市门口,也摆放有两个音响在两边,播放喜庆的新年歌曲。据商场里一位摊主介绍,早上8点多这里就开始放音乐了。而记者就近走到旁边的居民楼里,发现可以清晰听到从这些音响里播放出来的声音。

    “周边的商业卖场经常搞促销活动,高音喇叭释放出的噪音令人难受。”住在太阳广场对面楼上的江小姐,一边抱着她刚出生不久的小孩一边向记者吐苦水。她介绍说,旁边一家卖电器的商店在门口放了两个小音响,从早上八九时一直响到晚上10时左右,即使中午人很少音乐声也依然不消停。她曾经向商场的人提过意见,但每次都是当下情况会有所好转,音量变小,但不久之后商家依然恢复高声宣传,向有关部门投诉却也没有结果。江小姐在坐月子期间,休息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记者随即来到那家商店向店员反映,一名工作人员也表示会听取意见,以后会减小音量播放。

    有网友也在网上问政,反映新兴一路潘塘公园附近,某商家为吸引路人目光,促销其商品,把两个叠放的大音箱立在人行道上,以最大的音量播放音乐,其声音在千米以外都能听到,已经严重影响了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记者根据线索,走访了潘塘公园周边的居民楼。周阿姨告诉记者,“噪声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傍晚,从无间歇,自从商家进驻楼下之后,基本上连午休都无法保证了。”而在这期间,不少居民曾尝试与商家沟通,但双方最后都闹得不欢而散。

    对于噪音,主要分四大类,即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以及社会生活噪声。商场噪音属于社会生活噪音,按有关规定其主管部门是公安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有“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的规定。并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违反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公安局给予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可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记者采访了我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了解到他们在接到群众的举报后,会安排所属辖区的派出所民警去进行走访调查,然后与商家进行协商调解,让其改正。不过一名民警也透露,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因需要两名以上的证人,且没有可以检测噪音的仪器,不能鉴定是否超过噪声标准,很难取得处罚的依据,因此民警只能是沟通协调而难以处罚。公安局民警呼吁商家,希望能够自觉消除噪音的排放,降低音量,不要干扰到市民正常的工作、生活。

    看法:

    呼唤“绿色促销”

    眼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搞各种促销活动确实也是一种选择,但现在不少商家的促销活动有一个误区:认为叫卖声或专门选择的音效音量越大,就越能引起顾客的注意。其实,大多数消费者逛商店和超市注重享受购物的过程,而依靠强烈噪音的促销手法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这种只顾自家“乐”,不管他人“苦”的行为必然得不到市民和消费者的认同,只会令顾客生厌,当然也不可能带来良好的品牌效果。

    笔者认为,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肃处理大量制造噪音开展促销活动的违规商家,并对屡次违规的对象实施逐次加重处罚的办法;作为市民则可考虑对涉及制造高噪的低劣促销行为的商家或产品拖进“黑名单”,不去消费这类促销商品,不去此类活动现场围观;同时,更希望商家自重自律,注意社会公德和自身形象,以更理智、更优雅的“绿色促销”方式取代目前的狂躁叫卖,树立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李凌志)

    “高分贝宣传”适得其反

    消除噪音,要靠商场自觉。商场站在销售者的角度,用播放广告、歌曲来打广告、吸引消费者的行为可以理解,但也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喇叭。再者,商场每天的“高分贝宣传”刚开始也许是能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但是也有可能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和厌恶,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达到最终的招揽顾客的目的,反而吓跑了顾客。用适度的音响音量去招揽顾客,既合法也不失效果。(黎璐)

    促销音量应适度控制

    商家卖广告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音量过大,惊扰四邻,就于情于理都不对了。笔者认为,执法部门应做好商家的宣传教育工作,从根源上解决这个商业广告促销声扰民的问题。

    首先,让附近居民深受困扰的促销噪音,既有执法部门监管不严的原因,也有居民自己没有及时反映举报的原因。因此,公安部门可以依法依规对这些商家进行劝导,必要时可以予以处罚。受到干扰的附近居民也应该拿起法律武器,向公安部门举报和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要加强巡查,严抓共管,违规的商家就不敢长时间用高音喇叭惊扰四邻了。

    其次,从商家卖广告而言,高音喇叭的作用达不到促销的初衷。吸引消费者关注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不一定靠音量,广告的奇妙创意,商品质量的口口相传,都无须高声吆喝。

    所以说,商家想吸引眼球的愿望可以理解,毕竟有了关注度,才会有销量和盈利。但是,做广告应适度,音量和时间要控制在一定范围,才是理智的商家应该做到,也必须做好的。(小荷)

    建议:

    派出环保巡逻小分队

    笔者看来,为了禁止这种噪音过大的行为,应从监管上去努力,发现一个整改一个。一是环保的部门加大监管的力度,可以派出环保巡逻小分队,每天不定时巡逻,发现一个应该劝老板调小声音,文明经商;二是城市管理部门也应监督这种不文明的经商行为,应及时地监管和将其整改;三是发动群众,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利用群众进行监督,可以聘请空闲的群众当监督员帮助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李自进)

    可制定商场噪声分贝限值

    由于噪声污染涉及多个领域,在具体执法中存在交叉和脱节等现象。而且,在执法中,相关执法部门往往会遭遇举证难、认定难、执法难等,致使对商场促销噪声的管理显得力不从心。

    笔者建议,首先在法规上要注重严谨性和可操作性,相关部门可制定出商场促销达标噪声分贝限值,和商场签订责任状,明确告知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禁止使用高音喇叭的宣传方法招徕顾客,以及违规产生噪声污染的处罚条例。

    此外,环保、公安等部门要联合协作,可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集中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对辖区内的商场促销噪声的污染行为进行查处和治理。当然,根治商场促销噪声污染主要还是靠商家自律,因而,有关部门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商家树立遵章守纪、合法经营的思想,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噪声污染的危害,教育他们自觉遵守噪声管理规定,通过改善经营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顾客。(吴家宁)

    商店噪音实行门前三包

    购物店的环境应是安静、雅洁,播些优美音乐可使顾客愉悦,但一些商店用喇叭大喊大叫促销,有的开的音响要比邻店更大声,形成播的音量斗大声。噪音污染了城市宁静环境,更令顾客、居民心烦意乱。建议把控制商店的噪音纳入门前三包范围,包环境清静、包无音响噪音、包无喧哗大叫,由有关部门巡查监视,噪音超过规定指标分贝、或居民反映意见大的,责成该店停止播放,经多次教育指正噪音仍大的,三包没保证的责成停业整顿。(李定国)

编辑:黄东莹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综合新闻
·第二届骑楼城文化旅游节11月2日启动
·风筝大赛11月2日举行 单位或家庭可报名
·中秋节假期市区交通拥堵多因乱停车
·中秋假期景区显冷清 市民大多选择在家中过
·中秋节假期最后一日出现明显客流高峰
·中秋夜市民在河东防洪堤放孔明灯险烧电线
·中秋假期“节俭风”吹冷土特产市场
图片新闻
旅客返程高峰
白云路塌方占道半月没人清理
梧州老字号特色小吃街
“秋老虎”发威
冲上云霄
建设中的南广高铁
节日里 郊游去
中秋赏月
彩云追月
张罗晚宴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