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春节期间的小雨没能浇灭市民、游客购买梧州本地著名特产的热情,但县市一级的土特产却依然面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销售困境。针对本地特产销售冷热不均的现状,商家、市民希望职能部门拓宽渠道、增加形式为土特产宣传造势。
龟苓膏成最热销单品
春节期间,我市的土特产呈现购销两旺局面。记者走访了解到,很多市民、游客选购的特产都离不开龟苓膏,而多家土特产商铺负责人也表示,龟苓膏的销量一直稳居首位。
从广东中山自驾游到梧州的蒋先生和家人在鸳江丽港和大同路的多家土特产店,陆续购买了龟苓膏、铁木砧板等梧州特色产品。
除了外地游客,准备外出打工的梧州市民也备足了梧州特产做“手信”。市民邱小姐在东莞工作,日前,她到大东下路精心选购了龟苓膏等产品带回东莞。此外,不少市民也给远道而来的亲戚送上梧州特产。市民李先生给来自安徽的亲人送上龟苓膏、六堡茶和玉扣纸。李先生表示,挑选这些土产,主要是看中了其具有的独特文化底蕴和本地特色。
特产虽好还需多推介
走访中,记者注意到,在著名特产热销的同时,部分三县一市的土特产,如米粉、米饼等,却依然面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销售困境。
昨日,来自广东的游客蒋女士在鸳江丽港一家土特产商铺看有京南米粉,便产生了购买兴趣。但因不熟悉该米粉的烹调方法和制作原料,蒋女士一直犹豫是否购买。后经店员介绍,蒋女士得知该米粉由米浆制成,能在打火锅时食用后,才购买了数扎。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和蒋女士一样,不少外地游客较熟知梧州的龟苓膏和冰泉豆浆,但对梧州县市一级的土特产如米粉、米饼等却知之甚少。
尽管“乡土货”不为大众熟知,但也渐渐有“回头客”。鸳江丽港维维土特产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米粉、米饼等是最近一两年才亮相的土特产,虽然在游客当中的知名度不算高,但其品质也获得了部分游客肯定,“不少游客吃过后,会再来买。”
如何提升县市级土特产的名声?鸳江丽港的广东陈伯土特产店相关负责人认为,如果为梧州土特产专门制作宣传册,向外地游客派发,应能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大同路某土特产商铺负责人则表示,职能部门可以举办本地土特产大型推介活动,打响各类土特产名声。家住新兴二路的市民李小姐则建议,在春节期间,职能部门可以组织本土特产销售街,鼓励商家利用现场试吃等方式推介商品,供市民、游客挑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