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赵洋)2月19日上午9时40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梧州进入“两会”时间。
会场外没有警车开道封路,会场内没有气球花坛……一系列的新举措,为“两会”营造出简朴、庄重、清新的新会风。
会场朴素 文件瘦身
上午9时,政协委员们乘坐公交车陆续到达会场——梧州市文化展览中心。刚下车,委员们就发现,与以往不同,中心广场外没有悬挂气球,警方也没有封路,会议签到处未见大红横幅和红地毯。
走进会议大厅,委员们还发现,今年的大厅布置得特别朴素,往年的主席台前还会摆放鲜花烘托气氛,今年则取消了。
9时20分,政协委员谭志华向记者展示了大会统一配发的黑色文件袋,内有一本笔记本、一支圆珠笔和两本大会材料。
“相比往届,材料少而精,特别务实,文件至少瘦身了一半。”谭志华认为,包轻了,人的心情跟着轻松,这是一件好事。
大会会务组工作人员李集文表示,“节俭办会”是本次会议组织工作的基调,接待人员减少,不摆鲜花,不挂气球,文件“瘦身”,仅此几项就节省了一万多元。
会期缩短 没有餐会
9时40分,会议举行开幕式。主持人首先宣读大会议程,委员们通过议程。有委员认为这意味着会期缩短。
“按照往年习惯,大会议程是提前一天召开预备会议并通过的,这个环节简化了。”会后,政协委员陈曦表示,根据大会议程,今年的会期也较为紧凑,往年一般是3天,今年为2.5天。
时间短了,会不会影响委员们对报告的讨论?陈曦认为说,“时间长短不是问题,效率最关键”。
说短话,提效率是本次开幕式的特点。开幕式共三项内容,与会者发言简短而务实,没有空话套话。政协主席吴汉华作常委会工作报告,记者一看时间,只用40分钟;副主席何深接着作政协提案工作情况报告,20分钟;市委书记刘志勇发言,只用了8分钟。
10时46分,开幕式结束。委员们离开会场。大家纷纷与熟人打招呼,说是先回家吃饭,下午再来开会。
与以往不同,此次会议结束后没有安排工作餐。政协委员林艳光说。“转会风就该从减少不必要的宴请抓起。中午能回家吃饭,然后休息一下,我觉得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