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欧蕾蕾 通讯员 吴柏松 卢禹成)受长洲水利枢纽1#船闸停航维修的影响,长洲水利枢纽上游滞航船舶数量上涨,且滞航船只超过300艘已持续48小时以上。对此,我市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江黄金水道通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规定,从2月21日起启动西江黄金水道通航突发事件应急Ⅲ级响应。
据了解,2月17日至3月6日期间,广西长洲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长洲水利枢纽1#船闸进行停航维修。在共计18天的作业期内,通航船只能从2#船闸通过。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近段时间以来,每天报到的船只数量基本在180艘左右。但在1号船闸停航维修期间,为确保2#船闸安全畅通,相关部门制定限制措施控制通航规模,每天签证出港通过2#船闸的船舶不超过50艘,因此造成一定数量的船舶滞航。此外,目前西江的来水并不充足,坝下的通航水位较低也对通航造成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月21日上午8∶00,长洲水利枢纽上游滞航船舶达到457艘。我市启动西江黄金水道通航突发事件应急Ⅲ级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迅速依据各自职能,加强沟通与协调,落实应急措施,确保应急预案顺利实施。同时,要求所有待闸船舶服从船闸管理部门的调度和指挥,做好防火防碰等各项工作,并安全有序地通过船闸。目前,交通、航道等部门已派出值守人员到达长洲水利枢纽现场,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考虑到长洲水利枢纽1#船闸停航维修时间要持续到3月6日,市航道局也提前做好了保通航的工作准备。该局已从2月7日起发出通知,船舶吃水深度超过2.8米等不符合2#船闸通航条件的船舶暂不给予签证出港。同时,通过及时更新通航信息,让通航船只做好应对准备,共同维护航道的通航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