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曾燕) 2月24日晚我市一场春雨后,市区不少街面出现了黄斑和黄色粉末状物质,有市民疑虑是酸雨。但记者从市环保部门获悉,这是花粉随雨滴降落至地面所致,是“花粉雨”,市民无需担心。
家住新兴二路的市民王老伯介绍,他2月25日早上一起来就发现家门口多了几条黄线,仔细一看却是些黄粉,门前长约2米、宽约10厘米的小沟两侧是两条由黄粉铺成的黄线,部分人家的院子里的积水处、新兴二路两旁都有类似的黄粉。
记者随后对新兴一、二、三路进行走访,发现不少街道的地面上清晰可见一层浅黄色的粉末,这些粉末在路沿和有积水处沉积较多。环卫工人刘女士告诉记者,近几天每天早上扫地的时候,她都看到路面上有一层黄色的粉末。
随后,记者采访市环保监测站相关工作人员。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黄色粉末是天降“花粉雨”所致,它实际上就是花粉。花粉雨属于春季正常的自然现象,与酸雨等情况不同,对环境、对人体都不会产生危害。出现花粉雨的条件有二:一是春季正值松树、油菜花、桃花等争妍斗奇的时节,含有大量花粉;二是当时正值冷空气过程影响,风速较大,小而轻的花粉被风吹散散布到空中,与空中水汽混合形成微小水滴混合物,一旦降水条件成熟,这些含有花粉粉尘的水滴就会降落到地面,从而形成了“花粉雨”。
那么“花粉雨”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市工人医院皮肤科主任吴瑞恩说,春天花粉浓度较高,市民因而得花粉过敏症的也明显偏多。这些花粉主要是油菜、松树等草木类开花旺盛期产生的。花粉过敏症一般表现在呼吸道和眼部出现不适症状,出现皮炎、鼻炎等。花粉过敏者的症状因个人身体情况表现不同,像打喷嚏、咳嗽、鼻塞或流清鼻涕、流泪、哮喘、多痰等症状,是常见病。
吴瑞恩建议,过敏人群应该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或减少与花粉接触,防止吸入致敏花粉。有过敏史的人,要尽量回避有花之处,多在室内活动,在花粉高峰期更不要到树木花草多的公园或野外去,使花粉吸入量降到最低限度;遇干热或刮风天气,可关闭门窗,开窗时应挂湿窗帘,以阻挡或减少花粉侵入;病人在户外活动时可戴上口罩。也可在春天出游前一天晚上或出发前一小时口服扑尔敏或安其敏等抗过敏药物进行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