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梁燕如) 裹着相似“外衣”的商品,市民一不小心很容易就会将“李鬼”当“李逵”。工商部门提醒,市民可熟记知名品牌的商标款式、名称以避免买到“李鬼”商品。
日前,市民冼小姐在购物时发现,一款品牌名称为“茂胜”的牛奶球脆皮奶糖外包装颜色和图案,都与知名品牌“旺仔”牛奶糖比较相似,仔细辨别,才发现“茂胜”与“旺仔”两个商标图案的区别在于商标中的男孩有没有竖起大拇指。
无独有偶,市民钟先生日前参加朋友的婚宴,发现宴席上的“卷心酥”、“果仁芝心酥”的外包装颜色、款式也与知名糖果品牌“徐福记”相似。细看才发现,“卷心酥”外包装标注了“陈家福”商标,“果仁芝心酥”的品牌名称是“海发”。
对此,市工商局商标广告监督管理科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不能凭品牌名声的大小来判断一个商品是否属于假冒伪劣商品。据悉,糖果类商品不需强制商标注册,而未经注册的商标不具备专用权。此外,糖果类商品的外包装款式也不需报职能部门审批,产品只要符合相关质量要求就能上市。为此,部分糖果类商品的外包装、品牌名称相似也就不足为奇。
工商部门提醒,为避免买到“李鬼”商品,市民可熟记知名品牌商标的款式、名称等信息,并到证照齐全、信誉度高的卖场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