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综合新闻>>正文
         高级搜索
几乎可以囊括所有高尚品行的雷锋精神影响了几代人,与时俱进地成为人们的道德标准和精神坐标
雷锋精神闪耀时代亮光

http://www.wzljl.cn    2013-03-04 09:38    作者:记者 孙雅华    来源:梧州日报

    阅读提示:

    五十年前的三月,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这个名字和他的事迹家喻户晓。几乎可以囊括所有高尚品行的“雷锋精神”更是影响了几代人的道德观。如今,学雷锋也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和践行方式,“雷锋”二字,也早已超越了一个名字本身的意义,与时俱进地成为人们的道德标准和精神坐标。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接过雷锋的枪,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半个世纪以来,很多人都是从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和互相传阅的《雷锋日记》中认识雷锋的。

    提到雷锋精神,很多人会想到艰苦奋斗、爱憎分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钉子精神、爱岗敬业……说起学雷锋,很多人会联系到做好事,免费为老人理发、扶盲人过马路、给老人让座、救溺水儿童等等。

    如今,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雷锋精神,内涵远不止这些,学雷锋也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和践行方式,“雷锋”二字,也早已超越了一个名字本身的意义,与时俱进地成为人们的道德标准和精神坐标。

    ●他们都深受雷锋影响

    采访中,记者试图对话不同年龄段的人,从他们对雷锋的记忆中找到跟随时代发展变化的雷锋精神,以及对他们的影响,于是,采访对象首先选定了道德模范的候选人。

    曾当选为全国道德模范的女企业家许淑清,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她上小学的时候,学雷锋热潮劲头不减,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学雷锋的记忆,她坦言:“虽然小学还不是特别懂事的年纪,但听老师说了许多关于雷锋的事迹后,大家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早早回到学校,抢着打扫卫生,下课后,同学们也是你争我抢的帮老师擦黑板,有时候老师得知有人做了好事想在班里表扬一下,经常也是问了半天都没人主动说,人人都争着当雷锋那样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人。”

    中恒集团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成立的“中恒博爱基金”,每年对无家可归、无钱医病、无钱读书、身患残疾等群体的捐赠资金超过8000万元。在许淑清看来,这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并非仅仅来源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是因为自己生长的那个年代,“从小到大,老师和家里的长辈都在教育我们要感恩,要像歌里唱的那样‘不忘本’,比如读书,取得好成绩不能忘了老师的辛苦和同学的帮助,当遇到困难之后更不能忘了雪中送炭的人,经历过困难时期的我们还记住了能吃饱穿暖都是因为共产党的各种好政策。”

    入选第二届广西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的杨雪松,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之所以数次救人于危难之中,与他读书时候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密不可分。在上世纪80年代学习雷锋精神主旋律为“一切行动听指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影响下,毕业后的杨雪松,发扬了雷锋的钉子精神,服从安排当了一名税务工作者,并将雷锋精神用到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来。采访时,杨雪松不止一次提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在他看来,雷锋也是平凡人,只要我们愿意,不忽略生活中的细节,人人都可以做雷锋。

    时代在变,雷锋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诠释也发生了变化,进入21世纪有人开始调侃“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个年代,正是梧州市第一例器官捐赠者陈彩园作为一个母亲影响自己女儿道德观的时候。陈彩园女儿回忆:“自己对于雷锋精神还不是很明白的时候,妈妈就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了。”尽管妈妈的坎坷命运,但在妈妈的脸上,女儿看不到一丝仇恨和抱怨。

    “她总是告诉我,不管别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益的人,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事情,所以她后来知道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时,希望用最后的力量做一点对别人有益的事情,于是想到了器官捐献,妈妈希望像她一样承受痛苦的人能因为她的付出好起来。”不能不说陈彩园的大爱精神,来自于她高尚的道德价值观,她的大爱在赢得了众多市民赞誉的同时,也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更多人加入器官捐赠的行列。

    一个时代的精气神,总是通过那个时代的英雄模范人物集中体现出来,雷锋,无疑是上世纪杰出的时代道德榜样,而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无疑是体现梧州这个城市精气神的代表,“最美保安”、“最美白发翁”……而且,除了这些被媒体关注了的,更多的平凡人正在默默地践行着雷锋精神。为老人免费提供热粥的酒楼老板、黄华河边数年救过多人的老者、为救助双胞胎婴儿捐款的爱心市民……一个又一个普通的梧州人,以雷锋为榜样,传承着雷锋精神,践行着雷锋精神,丰厚着雷锋精神内涵。虽然我们没有时时提到雷锋精神,但雷锋精神的道德价值实质,已深深融入很多普通人的心中,成为提高我们这个城市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身边从不缺“雷锋”

    曾几何时,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有每年的三月才是学雷锋的日子。可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平民英雄、草根英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雷锋精神过时了”,“雷锋精神走远了”呢?

    有小孩在西江游泳溺水了,60多岁的长者奋身跳下水救起;产后抑郁的年轻妈妈要跳楼轻生的那一刻,小区保安紧紧抓住了她的手;某医院血液储备告急,眼看一位孕妇就要因血荒危在旦夕,网上的求血的帖子立即快速传起来;某早产儿因凑不齐手术费生命垂危的消息一在网上发布,第二天病房便涌来了送钱、送奶粉、送衣服的好心市民……这一切,不正是我们一直在传承的雷锋精神吗?

    2013年春节前,梧州市女企业家协会曾组织过一次送温暖活动,为藤县黎寨村的村民们送米、送油、送棉被,参与者甘惠珍在得知村里有十几位五保户无棉衣御寒时,马上与其他几位女企业家商量是否加送棉衣,一个电话便得到了响应;买完棉衣后又得知村里小学有16个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连御寒的运动鞋都没有,只能在接近零度的寒冬里穿夏天的凉鞋、拖鞋上课,身为母亲的甘惠珍等企业家听到这个消息后,二话没说,又掏出了买鞋子的钱。

    “我们都是母亲,一听到这个消息便难受得不行,所以就具体让学校帮统计了孩子们的鞋码和想要的颜色,一个下午的时间就买好了!”甘惠珍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学雷锋,要帮助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所以不管是自己创业帮助残疾人安置工作,还是现在经常下乡帮帮孩子们,都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达。

    在很多人看来,似乎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对雷锋精神是不屑一顾的,但春节刚过的一次见闻令记者和在场的人感动。在梧州市中心血站的流动献血车上,献血工作台还没搭起,踊跃排队义务献血的市民已排起了长队,医护人员细心地为前来献血的市民录入个人信息、测量心率血压和抽取血液检查。当看到有几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也在队伍中间,引起了血站工作人员的注意。有人上前去问他们的年纪,是否参加过义务献血,其中一位叫关天新的告诉医务人员,他们几个是从四川来梧州打工的,以前没参加过义务献血,但是自从家乡发生地震后,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几个小老乡便决定,不管走到哪里,看到有能尽力的地方一定不含糊,这次献血,就是看到了AB型血告急的信息后而来的。

    另一位叫秦思宇的一边挽起袖子一边告诉记者:“我们从小就听着雷锋故事长大,雷锋乐于助人、不计回报的精神我们早就明白了,而且,要懂得感恩,所以我们现在也是在回馈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不是说无偿献血利人利己吗,我们普普通通的打工一族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也算是我们感恩的一种方式了。”当抽完血,医务人员把牛奶递给小秦时,他摆摆手说:“我早上喝过牛奶了,还是把这盒留给其他人吧。”看到医务人员诧异地看着自己,小秦笑道:“这是雷锋叔叔告诉我们的,他为部队省军装,我就为血站省牛奶吧。”

    ●传承方式与时俱进

    2012年7月,为不断深化梧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把开展社会志愿服务作为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重要载体,我市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于超成表示,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而志愿者服务又是在全社会大规模展开并且深受群众欢迎的一项活动。所以,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既是一种创新也是一个能够把学雷锋活动落到实处的常态化的重要举措。

    采访中,记者从市精神文明办了解到,如今弘扬的雷锋精神内涵之一就是服务人民、助人为乐,而志愿服务所体现的也是助人为乐、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见义勇为、服务他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等,“可以将志愿者服务看作是雷锋精神的一种延续,所以志愿服务和雷锋精神是相通的,志愿服务又是把学雷锋活动能够常态化的一个并且得到证明的最有效的载体。”

    今年32岁的陈晓宁是一位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十余年的老志愿者。在他看来,雷锋精神不但不过时,而且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雷锋精神。所以,得知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后他坦陈:“近些年,听到很多人对雷锋精神的质疑,形式化、单一化等,现在好了,志愿服务没有时间界限,志愿服务也不划分什么地域界限,也没有行业界限,在社会各个角落都可以渗透志愿服务,而且可以常年组织、处处组织,雷锋叔叔也不会没有户口了。”

    曾组织过2012年雷锋事迹展的梧州学院团委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分析了雷锋精神的不可缺少:“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他生活的时代独立存在,回顾历史便可看出,雷锋精神其实在各个不同发展时期都有各自的体现方式。”

    据该负责人介绍,雷锋牺牲时的上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刚好遭遇困难时期,那时学习雷锋精神更加侧重于团结一致跟党走,全国人民共渡难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雷锋精神更加人性化与平民化,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人们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这一时期学习雷锋精神更多地侧重学习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宝贵品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利益成了考验人的重要因素,所以,现在这几年最需要发扬的是诚实守信。”

    基层团委干部邓元康也认为,由于国家每个时期中心工作不一样,社会矛盾不一样,学习雷锋的侧重点不一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雷锋精神的本质没有改变,那就是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学习创新。半个世纪以来,不管学习雷锋的载体与形式如何变化,雷锋精神始终是影响中国人最优秀的精神基因和最重要的精神坐标。

    ●践行和诠释更加多元化

    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早已扎根在无数人的内心深处。与其说雷锋精神是一种追求,不如说是一种信仰,因为身边的事实已在告诉我们,雷锋精神已经在普通人的践行中得到了升华。与其说雷锋精神是一种希望,不如说是一种精神追求,因为我们从现在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雷锋精神不断增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曾在梧州从事广告策划工作的严紫霞,因为去四川甘洛县旅游时看到那里的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渴望,决定报名支教两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很想去支教了,但是爸妈都希望我回梧州发展,由于自己的专业在梧州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就打算在广告公司做一阵锻炼一下,但时隔一年后的现在,当我一想起那些孩子对知识的渴求,还是忍不住想去帮帮他们。”

    怎样才是学雷锋?用一颗快乐的心,为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举手之劳的绵薄之力,在严紫霞看来是目前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青春才没有遗憾。采访时,严紫霞已经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她难掩兴奋地告诉记者:“我妈妈年轻时也是受雷锋精神的影响,从武汉支边来广西,所以我去四川支教,这也算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一个参与者了。”

    如今,我们身边的雷锋精神的体现越来越多元化,探望陪伴孤寡老人、义务为贫困生做家教、周末参加义工群活动、微博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梧州,已有一大批青年志愿者、义工们长期坚持着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像雷锋那样快乐地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成了这些年轻人的行为准则,他们的言语中,不会时常挂着“学雷锋”这些词,但实际上,雷锋精神早已贯穿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和诠释着雷锋精神。

    “多一份关爱,就能多一份温暖。新时期的雷锋精神更多的是从大家的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学雷锋,都可以去做好事。学雷锋,我们可以做的比说的多。”梧州学院青年志愿者韩晓磊对自己做一个合格的雷锋精神传承者踌躇满志。

编辑:黄东莹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综合新闻
·第二届骑楼城文化旅游节11月2日启动
·风筝大赛11月2日举行 单位或家庭可报名
·中秋节假期市区交通拥堵多因乱停车
·中秋假期景区显冷清 市民大多选择在家中过
·中秋节假期最后一日出现明显客流高峰
·中秋夜市民在河东防洪堤放孔明灯险烧电线
·中秋假期“节俭风”吹冷土特产市场
图片新闻
旅客返程高峰
白云路塌方占道半月没人清理
梧州老字号特色小吃街
“秋老虎”发威
冲上云霄
建设中的南广高铁
节日里 郊游去
中秋赏月
彩云追月
张罗晚宴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