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综合新闻>>正文
         高级搜索
农民工回乡创业有“钱途”
我市选出的40名“农村致富能人”中返乡农民工占了一半多

http://www.wzljl.cn    2013-03-10 10:21    作者:记者 赵洋    来源:西江都市报

    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赵洋) 近日,梧州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评选出40名2012年度“农村种养增收致富标兵”,其中,返乡农民工占了过半人数。

    记者了解到,不少农民工外出打工开阔了眼界,他们回乡创业时不像以往只会埋头耕种一亩三分地,而是更多地考虑面向市场发展特色农业,因此,更容易创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赚到钱却不牺牲环境

    2008年,长期走南闯北的李欣了解到玉兰花叶脉销路好,就返回家乡苍梧县大坡镇交村,建起了花叶漂洗池和加工大棚。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他建立起玉兰花叶脉协会,组织村民统一种植和加工销售玉兰花叶脉。

    事业刚起步,李欣就遭到当头一棒。由于制作叶脉时需要将叶子放置在河水或鱼塘里浸泡,这导致村庄的小河、池塘布满腐臭的叶子,村里的环境因此受到污染,不少村民有了怨言。

    是继续用原有的方法生产还是放弃玉兰花叶脉加工业?放弃是不可能的,只能走科学发展之路!一番调研思考后,李欣找到了应对之策:利用村里的水田污泥沤叶子,这样叶子既能腐烂,水田又能得到肥料。经过实践,交村人实现了无污染生产叶脉的梦想。

    如今,交村玉兰花叶脉产业走上了快车道,大量产品走向欧美市场。2012年,交村产玉兰花叶脉超过10亿片,916户社员每户平均收入超2万元。

    面向市场发展特色产业

    回乡发展特色农业并取得成功的不止李欣一人。藤县金鸡镇旺国村村民李健兴在广东深圳多家高档酒店工作过,得知灵芝产品销路好,李健兴于2009年返乡经营鹿角灵芝和金针菇。

    2011年,李健兴成立合作社,建起10000平方米的育苗大棚,带动38户农户种植了20万捧灵芝,当年产出干灵芝3000公斤,加工灵芝酒5000多公斤。因产品销路不愁,社员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藤县塘步镇禤洲村历来有种植黑皮冬瓜的传统,但由于村民们缺乏标准生产技术、缺乏销售门路,村里的冬瓜产业一直停滞不前。2005年,在外打工的祝少俊返乡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合农户生产,统一品牌销售”。他成立了丰硕冬瓜合作社,在竹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起冬瓜销售基地,保价收购黑皮冬瓜进行统一销售。

    经过数年发展,禤洲村已成为黑皮冬瓜特色专业村,产品销往南宁、广东、湖南、湖北等地,村里的农户每年每亩增收达500多元。

    “致富能人”中返乡农民工占过半人数,对此,梧州市农业局总农艺师甘日文认为,不少农民工在外打工开阔了眼界,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营销经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只要政府部门引导得当、服务到位,农民工回家自主创业大有可为。

编辑:黄东莹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综合新闻
·第二届骑楼城文化旅游节11月2日启动
·风筝大赛11月2日举行 单位或家庭可报名
·中秋节假期市区交通拥堵多因乱停车
·中秋假期景区显冷清 市民大多选择在家中过
·中秋节假期最后一日出现明显客流高峰
·中秋夜市民在河东防洪堤放孔明灯险烧电线
·中秋假期“节俭风”吹冷土特产市场
图片新闻
旅客返程高峰
白云路塌方占道半月没人清理
梧州老字号特色小吃街
“秋老虎”发威
冲上云霄
建设中的南广高铁
节日里 郊游去
中秋赏月
彩云追月
张罗晚宴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