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杨桂宁)3月11日,本报报道了藤县一中一名男生跳楼自杀的消息。文章见报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昨日,记者从藤县一中了解到,跳楼的是该校高一的一名男生,目前,该生伤情稳定,已经没有生命危险。学生跳楼自杀,再次给教育部门敲响了警钟,心理专家提醒,学生心理素质亟待引导。
疑因学习出现问题寻短见
3月11日上午10点多钟,记者前往藤县一中对该校学生跳楼自杀事件展开采访。记者在该校看到,虽然前二天刚发生了学生跳楼的事,但全校师生的情绪比较稳定,师生们的工作学习也井然有序。
说起学生跳楼的事,藤县一中党支部书记黄宇胜一脸沉痛。他说,悲剧发生在9日下午5点半左右,当时是下午放学的时间,突然有学生向学校的值日老师汇报,有一名男生倒在操场边上。
接报后,值日老师迅速赶到了操场,在操场教学楼5号楼附近看到一名男生躺在地上,于是拨打120电话求救,并且将此事向校领导作了汇报。受伤的男生随后被闻讯赶到的医务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民警事后找到了受伤男孩小龙(化名)留下的遗书,初步证实他应属于跳楼自杀,遗书内容大致为由于经常胡思乱想不能专心学习而轻生。
黄宇胜表示,小龙是个乖巧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跟同学、老师的关系都挺好的,没有什么矛盾。只是这孩子比较内向,什么事情都喜欢闷在心里。没想到,这孩子会做这种傻事。
设心理辅导室疏导负面情绪
十几岁的孩子为何面对困惑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解决?家长和学校应当如何给孩子予以疏导?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梧州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李红云副教授。
“这些年来,青少年自杀并不鲜见,这与他们的年龄确实有关,这些孩子年龄比较小,心理抗压能力低,进入高中后,各方面压力陡然增大,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又不知如何解决,才会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李红云分析称,孩子之所以会选择自杀,也是因为他可能并不知道自杀的严重后果,另外也可能与平常的正常情绪得不到有效地发泄有关。
李红云建议,学校可开设心理辅导室,让学生在碰到难解的心理问题时,懂得通过心理辅导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过激的方式去解决。
家长在这方面也要注意,一方面应教育孩子遇到问题怎么解决,对于自杀问题不能回避,在目前短时间内,可以安慰孩子,让孩子慢慢恢复。过后,家长必须告诉孩子自杀的严重后果,明确地让孩子知道,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