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赵洋 通讯员 覃波 实习生 严庆) 近日,岑溪市大业镇发现一处大型柱状节理地貌。有地质专家考察后表示,这种特殊的地貌形成于约9000万年前。岑溪市国土资源局表示,经查询对比,目前广西仅此一处柱状节理地貌。
柱状节理长约一公里
在大业镇以东3公里的岑溪至罗定二级公路旁,这处特殊的地貌背靠山崖。3月19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柱状节理排列紧密直观,有的像一根根六棱钢立在山中,有的像密密麻麻弯曲的赛道布满山间。
“你看到的这座山叫万古大顶,十年前曾是一处采石场,后来因石头硬度不足,被业主废弃。”大业镇古万村村民彭张德介绍,村民们一直觉得该处山体地貌奇特,没往深处想。
但地质专家却不这么认为,2012年年底,原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院长邓尚茂经过实地考察鉴定,认为该柱状节理的岩性为花岗斑岩,形成于约9000万年前时期。这意味着,大业镇古万村曾是海洋底部的火山口,后来因火山喷发,形成了盆地火山岩,快速冷却结晶后就形成了柱状节理。
“裸露在外,能够目测的部分大约100米长。”彭张德介绍,柱状节理地貌实际分布的范围涉及大业镇古万村、会村村、筋竹镇望闾村多处山头,绵延约1公里,大部分还沉睡在丘陵山体中,等待人们发掘考察。
村民盼开发旅游项目
发现脚下的土地是“聚宝盆”,古万村的村民也多了一份心思。采访中,村民郑云政表示:“这是一笔‘财富’,如果能对裸露部分稍加清理,剥离石层和植被,山体纹路会更明显,观赏性更高。”
岑溪市大业镇党委书记杨明明认为,岑溪有南渡漂流、水汶石庙、天龙顶国家山地公园、东山公园、黄华河等旅游景点,如果能将柱状节理山体打造成旅游景点或地质公园,岑溪旅游产业会更有优势。
岑溪市国土资源局表示,下一步将向上级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对该地质遗迹进行保护,初步想法是在该处建立物理地质研究科普基地。
相关链接
所谓柱状节理指的是出现于玄武岩质熔岩里的垂直节理,大部分是多角形(一般为四角形、六角形)。它是岩浆从火口喷出后遇海水急速冷却,发生收缩作用的结果。大型柱状节理具有科普、旅游等价值,如我国云南腾冲、韩国济州岛柱状节理地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