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郑玉华) “你能够恢复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3月20日,我市第五例器官捐献者涂建波的父亲涂振权,通过视频与康复出院的受益者见面时,哽咽而欣慰地说道。当天,在梧州市红十字会的联系下,经过捐献者家属与受益者家属的同意,双方通过网络进行了视频对话,实现了我市首次捐献者家属与受益者家属的见面。
“真是太感谢你了,我们现在就像是在远方多了一个亲戚一样。”在视频画面里,出现了一位妈妈与她两个女儿的影像。她们是江苏人,妈妈跟随女儿来到广州生活已经有一段时间,这位妈妈曾经是肝硬化晚期患者。她的女儿回忆说,妈妈因为肝硬化,整个人浮肿得很厉害,基本只能躺床,为了等待合适的肝脏进行移植手术,在医院也已经住院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妈妈的病情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而就在此时,合适的肝脏出现了,给她妈妈带来一次新的生命。
“叔叔,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爱心捐献,我可能已经见不到我妈妈了。”其中一位女儿说,如今妈妈已经康复出院,饮食也恢复了正常,身体正在一天天好转。“如果有时间,一定要来广州,咱们两家人好好地聚一聚、聊一聊,或者我们有时间也会来梧州看望你们一家。”视频中,这位受益者真诚地邀请涂振权。
听到这里,涂振权虽然强忍着泪水,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表情。他话虽不多,却不断地嘱咐对方,安心养好身体,尽快恢复健康。“我儿子自小就是一个很健壮的孩子,现在他的器官在你身上,所以没有问题的,你一定能很快复原。”涂振权说他有一个心愿,儿子的生命在对方的身上得到了延续,所以对方好好生活,健健康康,就是他如今最大的心愿。
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护双方的利益,原则上人体器官捐献的捐献方与受益方是双盲的,但是幸运的是,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到广东学习经验期间,得知涂建波的器官捐献受益者就在当地的医院接受治疗,通过联系,受益者家属得知捐献者家属来自一个朴实善良的农村家庭,所以提出了“见一面”的请求,表达他们感谢,以此希望有缘分的两家人能成为“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