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综合新闻>>正文
         高级搜索
舌尖上的美味缘何频成“剩宴”

http://www.wzljl.cn    2013-03-22 09:31    作者:记者 孙雅华    来源:梧州日报

    阅读提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很多人记忆中学会的第一首诗,但是,当人们在吃过无数次“盘中餐”长大成人后,似乎已经忘记了这首诗的寓意,甚至对“盘中餐”的浪费开始习以为常。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陆续出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话题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在我们身边,各种舌尖上的浪费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陆续出台,各类“剩宴”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呼声中备受关注。在我们的身边,是否还存在着各类“剩宴”?为此,记者走访调查了梧州部分酒店、餐厅以及单位、学校食堂等餐饮场所。

    舌尖上的浪费很普遍

    提到“剩宴”,人们通常都会想到谐音的“盛宴”,更会第一时间想到星级酒店里的美食,于是,记者首先走访了梧州的某四星级酒店。晚上九时,该酒店内当晚的婚宴已接近尾声,新人已在门口送客,喝喜酒的宾客们也陆续吃饱喝足离开了餐桌,这时记者注意到,30多桌婚宴餐桌上,几乎没有一桌无剩菜,有些菜碟中的整条鱼甚至只动了几筷子,连鱼身还没来得及翻,被剩在了桌子上。

    “孩子结婚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喜事,也是我们全家几代人的头等大事,这餐喜酒是一定要摆得有面子、有排场。”提前半年就为儿子在星级酒店订了这场婚宴的黄浩明兴奋地告诉记者,“今晚的婚宴标准是1600多一桌,近20个菜摆上桌,亲戚朋友完全可以放开来尽兴地吃喝。”不过,黄浩明高估了春节后来喝喜酒宾客们的胃口,酒席过后,桌桌有剩,似乎这些婚宴菜式纯粹是喜庆婚礼气氛的点缀。

    “剩这么多菜,等下你们需要全部打包带走吗?”面对记者的提问,黄浩明有些意外:“打包?我们肯定是不打包的,不能让女方娘家人和来喝喜酒的亲戚朋友说我们小气啊。”半个小时后,服务员开始推着残食车来收拾这些“剩宴”,不一会儿功夫,三个1米多高的残食桶便基本装满了。

    记者上前询问服务员这几桶残食的去向,被告知晚一些会有专门收潲水的工人来拉走,随后,一位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餐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像单位宴请、公司聚餐以及举办婚庆等盛宴,一般都会点比较高标准的菜品,但是这类客人们通常都不打包,相比普通的家庭聚餐,铺张浪费的现象更严重,“这些我们每天看着也习以为常了,虽然也会咨询他们是否打包带走,但通常都是不打包的。”

    星级酒店里习以为常的“剩宴”,是否会出现在所有餐厅呢?记者随后去了我市几家上座率较高的餐厅了解到,虽然这里“剩宴”的规模不能与星级酒店相比,但同样存在餐桌浪费的现象。

    在太阳广场附近的某主题中西餐厅,记者看到餐桌主要有两种规格,小的可以坐四五人,大的可以坐七八人,在两位准备买单的食客面前,记者看到,餐桌上的五个菜都还各剩一半左右,但摆在桌子上的十几个啤酒瓶却都是空的了,服务员上前拿了餐单明细询问要不要打包,其中一名男士醉眼蒙眬地摆了摆手:“不打包,等下我们不回家,总不能拎着饭盒走啊。”十几分钟后,这些剩余的饭菜被倒进了潲水桶。

    服务员边收拾边告诉记者,餐厅里平时像这样的浪费还是挺多的,虽然没有婚宴、公务宴请的量多,但是几乎每天都有因为点菜没计划、酒水超计划而造成的食物浪费,“像今天这两位客人,就是因为点了五个菜和一打啤酒,上菜前就开始喝,结果光顾着喝酒,等到菜上齐的时候,他们已经吃不下多少了。”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同样由于没计划点餐导致的浪费情况还出现在一些自助式餐厅,市民李剑和家人前几天就因为“眼大肚窄”,不仅造成了浪费,还吃进了医院。

    “吃自助餐嘛,肯定要多吃贵的才能吃回本,所以那晚一进去我就开始吃三文鱼刺身、海鲜类和各种烤肉类。”据李剑回忆,那一餐他一共拿了7碟三文鱼刺身、5碟烤肉、5件北极贝等容易“吃回本”的菜品,所以刚吃了半个小时便已吃得很撑了。由于第一次吃自助餐,李剑认为,如果不在有限的时间内吃最多的食物,实在对不起这餐费,于是便“海吃海喝”起来,结果由于烤肉难消化、刺身类又属于生冷食品,当晚还没回到家就因肚痛难忍直接住进了医院。

    而在一些单位和学校的饭堂,餐桌浪费的情况同样不容忽视。在银湖路某局的职工饭堂,虽然墙壁上贴着“节约用餐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标语,但记者看了一下员工们用完餐后统一放在洗碗碟的水池,发现几乎没有完全吃净的空碗碟。

    “剩下的饭菜怎么处理?”记者问该饭堂负责人钟先生时,被告知剩下的饭菜倒去洗碗池下边的大桶中。记者看到,虽然午饭时间过去刚刚半个小时,但洗碗池旁边的桶里已经装了小半桶剩饭剩菜,午餐时间过后,记者再去看的时候,这个潲水桶已差不多装满了。钟先生告诉记者,目前饭堂只供应工作日的早餐和午餐,虽然来吃的基本是本单位职工和家属,但几乎每天都可以装满这一大桶剩饭菜。

    记者在梧州学院的学生食堂采访时,也看到有些学生吃剩的饭菜中不乏肉类、鱼、虾等贵菜,一名大三女生坦言:“有时是因为不喜欢吃而倒掉的,有时则是因为要保持身材,每餐都剩一点。”

    饭堂工作人员覃阿姨以前是在高中饭堂做工的,后来才来到该大学的饭堂工作,她告诉记者,大学饭堂的浪费情况明显比中学饭堂的严重,“校园里的用餐浪费其实和学生们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那些每回都将饭碟吃得很干净的,大多是来自农村或家境普通的孩子,他们对父辈辛劳换来的金钱买来的饭菜更懂得珍惜,基本不会浪费食物,而那些经常剩饭菜的,多数是属于家里经济状况不错,每月生活费较富足的那些学生。”

    吃面子是“剩宴”主因

    为何从酒店到餐厅,从单位饭堂到学生食堂,各类餐桌上的铺张浪费如此普遍地存在?为何人们在说起“剩了饭菜就干脆倒掉”的时候表情是那样平常,甚至有些漠然?是什么原因令“舌尖上的美味”变成了“餐桌上的浪费”?

    采访中,在我市某事业单位负责对外接待的纪先生一语道破:“不管是公务宴请还是私人饭局,客人点菜的量永远都是多于实际吃的量,几乎所有的人点菜都是为了面子。”做了几年接待工作,已经是点菜行家的纪先生坦言,自己在点菜前也都会考虑宴请对象的身份、来头,很多时候请客吃饭也都是为了办事情方便些,“万一对方就是要看吃的档次才决定办事效率的,那肯定就要多点菜,而且要点高档菜品,如果因为菜点少了没办成事,那可不是浪费的钱可以弥补得了。”

    对此,从广东南海来梧州做装修建材生意的许逸丽也深有同感:“有时和客户谈业务,请对方吃饭时一般都会特意多点几个菜,感觉这样会给客人的印象好一些,便于打好日后长期合作的基础,否则人家一看你连吃个饭都舍不得掏钱,谁还愿意和你来往。”

    像纪先生、许逸丽这样心态的消费者并不少,多数餐饮店老板为了追求利润,通常都是希望客人消费得更多一点,所以有些服务员就在点菜时抓住了顾客的心理,明知点的菜已经够吃了,但还会不停地问“要不要试试招牌菜”“要不要再来点甜品”等,如此一来,有些请客的人顾及到不能在客人面前有失风度,于是也就能点多少点多少了。由此看来,“吃面子”确实是导致餐桌浪费的最主要原因。

    另外,消费者的节约意识不强也是导致加重浪费的重要原因。在学校饭堂采访时,记者曾经问过多位剩饭菜比较多的学生,他们回答时很不以为然,有说饭太硬的,有说菜种类太少的,还有说家长让多打点菜,只是自己吃不了那么多菜选择倒掉。

    “遇上喜欢吃的饭菜,就吃得很干净,遇上不喜欢吃的,则倒掉一大半,饿了再买各种零食填肚子,学校饭堂应该增加菜的品种和花样了。”梧州高中的一位学生家长莫静吉对如今学校的饭菜质量和受欢迎程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但作为学校老师却并不这么认为,在红岭附近某中学负责后勤工作的黄老师坦言:“现在的学生,从小没吃过什么苦,基本都是家里的宝贝,除了经济困难的家庭,家长给孩子的伙食费一般情况下都很充裕,所以也造成了他们不珍惜食物、没有养成节约的习惯,学校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家长也应该予以引导,而不是只顾着孩子的挑食为学校提意见,学校饭堂毕竟不是餐饮店。”

    “其实大家都有节约意识,只是父母那代人比我们年轻人的意识更强烈。”在机关单位工作的陈谦告诉记者,小时候父母经常用过去艰苦的经历来教育他要勤俭节约,所以工作后陈谦不管是和朋友还是同事去饭店吃饭,有吃不完的菜,都会打包带回家,但随着工作后的应酬逐渐增多,他的节约意识和行动也慢慢被淡化了。

    当记者问及陈谦“平时的公务用餐会不会打包”时,他的回答是不打包,说到原因,陈谦告诉记者:“并不是因为浪费公家的钱不心疼,而是自己刚出来工作几年,不能让同事和领导说我占公家的便宜啊。”所以,尽管很多时候看着一桌子菜剩很多觉得可惜,也只能叹气。

    拒绝“剩宴”是一种文明理念

    如何让“盛宴”不再变“剩宴”?这不仅是一个改变传统就餐观念的问题,还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因此,的确是不可小觑的问题。

    采访中,曾在悉尼留学的钟晓曦就提到了国人就餐观念上的一个误区:“过去大家都觉得请客吃饭,肯定是点得越多越好,如果一餐饭下来,桌上的菜都吃完了,没有剩,似乎就显得请客方不够大方、不够盛情,只有吃完后还剩下很多才能体现出主人的大方和盛情。”在国外深造酒店餐饮管理专业的钟晓曦,如今在南宁开了一家个性餐厅,主要推的是精致风格的小碟菜品,在她看来,要杜绝餐桌浪费,首先就是要有更多人来改变这种陈旧的观念,“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并不是一句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体现我们国家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准。”

    在梧州学院饭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对记者说:“学生浪费也许存在食堂饭菜质量差、不合口味等问题,但我觉得跟学生的思想觉悟很有关系。有些大学生明明是肆意浪费,却不以为然,觉得我家有钱,浪费没人管得着,这种对浪费行为无所谓的心态,比浪费行为更可怕。如果忘记了艰苦奋斗,忘记了勤俭节约,随意挥霍浪费,那么,大学生倒掉的不仅仅是饭菜,而是倒掉了一种社会责任。如何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怎样处理好适度消费与节俭的关系,这是当代大学生应该认真考虑的一个课题。”

    市第一幼儿园在引导培养孩子们养成节约粮食习惯时,除了平时吃饭时间告诉孩子们不要剩饭在碗里,还经常组织全班自助餐,“每次吃自助餐,老师都会提醒我们吃多少拿多少,吃完了不够再去拿,而且只要是拿到自己碗里的,一定要吃完,不能浪费。”5岁的中班学生李诺一脸认真地告诉记者,如今,小小年纪的她不管在哪里吃饭,都会记得把自己碗里的饭菜吃干净,有时还会提醒大人不能剩饭。

    覃永坚是一位餐厅老板,作为同时在河东河西都开有餐厅的他来说,餐厅的经营者除了要积极赚取利润外,还应积极担负起监督与倡导文明用餐不浪费的角色,“我现在的经营理念已经从追求客人上座率、流水量变成了一种引导市民养成一种良好的就餐意识和品位上,”覃永坚告诉记者,春节前他和合伙人去了日本旅游,同时也学到了国外一些先进、人性化的科学经营理念,“日本人的菜单设置和点餐顺序就很人性化,比如我们中国人坐下后通常都会一下子点完所有的菜,然后等着慢慢上,而日本的点餐员则会在了解了客人的数量后,提醒先吃着,不够再点。”

    市委文明办主任于超成表示,不管是去年我市提倡的“文明餐桌”,还是现在市民热议的“拒绝餐桌上的浪费”,都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适量合理的消费并无不妥,但合理适当的消费不等于盲目消费,现在存在的许多餐桌上的浪费就是盲目消费造成的浪费。尤其是学校饭堂餐桌上出现的浪费,更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关注。”

    勤俭节约、文明消费是一个文明城市市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更是人人有责,据梧州市餐饮行业协会负责人王伟介绍,目前我市绝大多数的餐饮机构都开始响应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了。“除了在餐厅大堂和包间摆放‘适量点餐,剩餐打包’等温馨提示牌,对服务员的培训也更侧重于正确引导合理点餐方面的内容,点餐时提醒消费者根据实际需求适量点餐,杜绝出现吃面子、吃排场的铺张浪费现象。”王伟还提到,对吃剩的饭菜,餐厅要主动建议客人打包,而对多点的没来得及做的菜品,则建议餐饮机构提供退单服务。

    市民李治新上周在梦之岛附近的一家餐厅就餐时,就遇到了想多点菜但受到了服务员“餐已够”的提醒,他不但没觉得有失面子,还对这项人性化的温馨提示非常感动:“餐饮经营者主动鼓励、引导我们食客适量点菜、餐后打包真的是很有必要,不仅可以从源头上减少餐桌浪费,还很有效地避免了‘剩宴’的出现,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来吃饭的人感觉到不是商家在赚钱,而是在细心呵护健康文明就餐环境。”

    对此,王伟坦言,尽管餐饮行业同其他所有的生意一样,目的都是要赢利,但如果经营者能够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和推动城市文明的角度,为消费者提供亲切、人性化和诚信的温馨提醒,看似是比让客人多点菜少赚了,但因为一句简单的提醒树立起来的企业形象和吸引的回头客,是远远要超过少赚的菜金的,“双赢很重要。”

    就餐者、餐饮业的反应令人欣慰,然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杜绝餐桌浪费仅靠这两类人群的行动是远远不够的,许多市民在接受采访时提议公款消费、公务宴请的机关单位应该带头响应拒绝浪费的倡议。

    在市国税局等单位的食堂,杜绝浪费、文明就餐早已蔚然成风。记者了解到,市国税局从食堂开始使用时起,就实行提前一天点餐的制度了,“每天下班前,把第二天中午想吃的菜式、菜量报好,通过食堂的点餐系统提交。这样一方面便于厨房师傅提前准备,保证每个员工都能吃上合自己胃口的美食,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食堂不必要的浪费。”市国税局食堂的负责人如是说,另外,他告诉记者,如果前一天上班时没有点好餐,那第二天中午去食堂是肯定没有饭吃的。尽管刚开始很多人都不习惯这样提前订餐,但开始施行后,点餐制得到了员工的一致好评和拥护。

    “政风引领社会风气,抵制餐桌浪费,公款消费理应带头,”在采访市纪委相关部门时,记者得到了这样的回应。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全市各级政府的考核机制都将把行政成本核算引入其中,把每一项行政行为背后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与行为的结果,以及公众的满意度等指标都纳入这一体系中,使考核制度最大限度地遏制铺张浪费行为,使得餐桌文明行为更加自主、自觉。

编辑:黄东莹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综合新闻
·第二届骑楼城文化旅游节11月2日启动
·风筝大赛11月2日举行 单位或家庭可报名
·中秋节假期市区交通拥堵多因乱停车
·中秋假期景区显冷清 市民大多选择在家中过
·中秋节假期最后一日出现明显客流高峰
·中秋夜市民在河东防洪堤放孔明灯险烧电线
·中秋假期“节俭风”吹冷土特产市场
图片新闻
旅客返程高峰
白云路塌方占道半月没人清理
梧州老字号特色小吃街
“秋老虎”发威
冲上云霄
建设中的南广高铁
节日里 郊游去
中秋赏月
彩云追月
张罗晚宴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