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振权,藤县塘步镇赤水大元村的一位农民。他像所有普通农民一样,勤劳、朴实、善良,靠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总算能自给自足,闲时也会去打点零工,日子虽不富裕,但也温饱,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足矣。剩下的,也不过是盼望着儿女们成家立业,享受天伦之乐。
涂振权有两双儿女,刚好凑成两个“好”字,尤其小儿子涂建波,是一个特别活泼开朗、有人缘的孩子,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都跟他合得来,经常有说有笑的。今年他21岁了,年初刚成了家,也已为人父,家里都还洋溢着欢喜的气氛。
然而,厄运却突如其来,涂振权措手不及……
生命的延续:无偿捐献儿子器官
1月30日深夜,涂建波在驾驶摩托车回家的路上发生意外,撞上了路边的水泥围栏。伤情严重的他被送往苍梧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经过一夜的抢救,最终还是传来了“救不了”的噩耗,坚持治疗了两天,涂建波还是“走了”,进入脑死亡状态。
涂振权双眼哭红了:“明明是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说没有就没有了,心像突然被挖空了一块,怎么也无法接受。”中年丧子之痛,心如刀割,肝肠寸断。
这时,医院的医生向涂振权及家人说起一个他们从未听说过的事情:捐献器官,把涂建波身体里有用的内脏摘取出来,捐献给那些器官衰竭等待进行器官移植的病患。
涂振权还没从悲伤中缓过神来,村里来的亲戚朋友已经开始议论纷纷,“这样做并不妥,还得按照村里的风俗,让孩子早日入土为安。”
涂振权也曾犹豫,不知道如果真做了捐献器官的决定,是否对得起儿子。但当了解到,儿子身体的一部分在别人身上重生,也是儿子生命的一种延续时,涂振权和家人都坚定地签下了捐献书。
即使发生了不幸,这个质朴的农民也没有怨天尤人。他说,人有旦夕祸福,让他无法承受的,只是儿子什么都没有留下就这样匆匆地离去。涂振权的泪水涌上来在眼眶中打转,“如果我埋葬了我的孩子,他只能在墓穴中化为尘土,那我还剩下什么?”他并不希望儿子生命最后的归宿是一堆黄土。
涂振权的决定,让他看到了回报。儿子的两个肾脏和一个肝脏被送往广州、南宁,分别挽救了三名福建、江苏和广东籍的病人,而且三名病患都已经康复出院。涂振权通过视频通话,见到了儿子肝脏的受益者,一个有着两个女儿的母亲,这位母亲的康复让他们一家人感到幸福;涂振权还得知,儿子的一个肾脏拯救了一个17岁花季少女的生命,现在这名少女已经回到学校准备高考。就这样,涂振权在远方多了一家亲戚,多了一个女儿,“他们会代替儿子,好好地生活下去”。
爱的延续: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一员
因为失去了儿子,涂振权对于那些因为疾病而遭遇不幸的家庭更能感同身受,也因为做出了捐献儿子器官的决定,得到了来自受益者真诚的感谢,让涂振权更加清楚器官捐献的爱心事业,对于那些在病痛中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虽然很多村民都不能理解涂振权的决定,但他并没有灰心,他说“万事开头难,村里人要彻底改变传统观念,接受器官捐献总有一个过程,只是我比他们先经历了一些苦难,从而真切地看到了它的意义。总有一天器官捐献也会像献血一样,得到更多人的理解。”
“人死不能复生,如果死后还能救人一命,比埋进黄土里更有意义。”涂振权觉得,也许在村民里总是要有一个人在器官捐献的爱心事业中作出表率,既然他已经捐献了儿子的器官,他也萌生了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的念头,他的想法也得到了两个女儿的支持和理解。
今年3月,涂振权与两个女儿一起来到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器官捐献宣传活动,签下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正式加入器官捐献志愿者的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