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赵洋) 连日来,我市各个乡镇陆续开始春耕备耕工作。3月23日,记者在夏郢镇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村民希望可以实现农机连片耕作,降低种植成本。
3月23日中午,在夏郢镇答涓村的田地里,26岁的农户张鸿沛一边抛秧,一边对记者说:“现在市场大米收购价为2.7元/公斤~2.8元/公斤,这个价格有点低。”
张鸿沛算了一笔账,种一亩水稻成本约1000元,买了之后再加上相关补贴,种植水稻每亩的纯收入为460多元。算过账后,张鸿沛认为粮价低,但地还是得种。他说:“种粮能解决家人一年的口粮问题,田地抛荒的话也太可惜。”
现在张鸿沛最大的烦恼是:如果一年种两造水稻,自己就没时间外出务工赚钱了。他曾打算把家里的六分田地流转出去,但水稻价格低,其他农户承包的积极性也不高。
与答涓村不同,在距离夏郢镇14公里的思安村,农户种粮的积极性稍高。今年春季,思安村、思委村、平安村、北胜村将连片种植2000多亩“思委米”。因当地的“思委米”销路不愁,收购价高达4.2元/公斤。
记者观察发现,思安村与答涓村一样:梯田沟沟坎坎,高低不一,农田的宽度、弯度、路面的平整度都不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安全行走。各家农户则是“自扫门前雪”:使用自家小型耕地机翻地,然后各自抛秧播种。
村支书蒙式康表达了与张鸿沛同样的烦恼,他摇着头说:“大型机械难以大显身手,大部分农民种田还得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不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
“现在农村基本上都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不过农机亩亩通还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蒙式康说,“要实现大型农机连片耕作,前提条件就是连片平整土地,让农机顺利地下到每亩田地里。希望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这一现象。”
蒙式康也建议,为了方便农机操作,政府也要加强对作物种植的有效规划和引导,尽可能实现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地块的连片成方,以方便推广大型农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