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曾燕 通讯员 蒙建丽)3月26日,记者从2013年梧州市城乡清洁工程工作会议获悉,今年我市将加强垃圾中转站的建设管理,三个城区年内在市区完成3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的主体建设。
会议上透露,今年我市加强垃圾中转站和加强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三城区年内在市区完成3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的主体建设,其中万秀区、蝶山区和长洲区各1座。与此同时,利用环保技术,在年内新建、扩建、改建一批公厕,其他县市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公厕改造、建设垃圾中转站的任务。
随着城乡清洁工程的不断开展,今年在继续实施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的同时,把工作领域将向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乡镇农村延伸,推进村镇环境综合治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等工作。
在村镇布局相对集中的地区,逐步实现“村收集、镇转运、市县处理”的村镇垃圾处理模式;逐步建立村镇垃圾收运与无害化处理系统。在边远山区等交通不便的村庄,以建制村为单位,逐步实现采取“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综合处理”的模式。
由于我市城乡清洁工程存在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五乱”现象依然存在的问题,今年我市将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监控点的布控和建设任务,目前正在调试阶段,预计年内可投入使用。
此外,对于“死灰复燃”的“五乱”现象,今年我市将转变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利用闲置空地设立农产品摆卖区或过渡性临时市场,引导农产品“引摊入市”,逐步构建起“超市+菜市”、“农贸市场+直销摊位”、“跳蚤市场”相结合的市场体系,并规范有序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