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我凌空一击。蒙绍松/摄
大家集体演练双节棍时双节棍在他们手中闪转腾挪,十分炫目。蒙绍松/摄
一段段双节棍在周宏宇等年轻人的手中演绎着别样的精彩。蒙绍松/摄
休息间隙,大家一起用双节棍在手中摆弄一下造型,在轻松的小游戏中享受双节棍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蒙绍松/摄
朱文彬双手持用独特材料制作的双节棍在夜间的市政广场表演,双节棍炫出不同色彩的运动轨迹。蒙绍松/摄
上个周六下午不用上班,今年20岁的周宏宇约上其他六个“棍友”,冒着大雨前往鸳江桥底练双节棍。到了目的地,他们找了个行人较少的地方开始练习,先分解练习了钩、挂、挑、撩、劈、扫、大臂反弹、吐棍等基础动作,然后将所有动作连贯起来。
当六个小伙子练习整个武术套路时,六副双节棍同时甩动,“噔噔”的钢管碰撞声、“呼呼”的铁链甩动声以及闪闪的白光,很快引来不少市民围观。一个半小时后,他们停了下来休息,并聚在一起讨论如何保持姿势的准确,如何挑战高难度的“旋风腿”等动作。
周宏宇是桂江船厂一名工人。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看电影里的李小龙耍双节棍,他那敏捷的身手和精湛的武功,每次都把敌人打得措手不及,让他深深着迷。后来他发现广州等大城市也有不少年轻人练双节棍,不仅造型百变、精彩异常而且能健身防身,于是就有了学双节棍的念头。
“从2007年至今6年了,每逢周末都出来练习。”周宏宇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团队只有四五个,双节棍在梧州慢慢传开以后,加入队伍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棍友”达到30个。“喜欢玩双节棍的大多是16岁~22岁的年轻人,以前还有几个女孩参加。”
他介绍,去年有一对“父子兵”,34岁的爸爸每天晚上带上11岁的儿子到公园练习。儿子用塑料棍,老爸用钢棍,一大一小两人每天玩得不亦乐乎。
周宏宇说,双节棍分实战派和视觉派两种,实战派注重搏斗技巧,视觉派追求动作美感,有更多表演成分,目前他们练的是后者。视觉派也叫花式棍法,分发力、舞花、转棍、换手、抛棍和武术特技等多个部分。细分下来,又包括劈、扫、弹、狂龙乱舞、正反8字舞花、后空翻带棍、踢月腿、旋风腿和天刀540度等。“我们玩的所有招式都是在网上学的。”
该团队的“棍友”黎昶,是一名高二年级的学生。他说,双节棍是中华武术经典,但在梧州仍属较少见的健身方式。2011年,他们表演的双节棍被选为梧州市志愿者“我为城市建设出份力”专题晚会节目,这对双节棍在梧州的传扬是个很好的契机。
双节棍运动是集健身、防身、表演、竞技于一体的新兴时尚运动,它以中国传统武术套路为基础,融合了刀枪剑棍九节鞭等动作,也可加入现代时尚的音乐和舞蹈元素,既是徒手搏击与器械搏击的完美结合,又有绚丽夺目的舞台表演效果。
目前,双节棍正逐渐受到梧州年轻人的欢迎。每当周末,在河西老码头、市政广场、鸳江桥头、珠山公园和一些住宅小区,都会有一群年轻人正在舞动双节棍,尽情享受这项传统又时尚的运动带来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