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梁燕如 实习生 李静如)鲜花成为必备祭祀品,拜祖家宴不再海吃海喝……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今年清明节期间,节俭、文明、简单的祭祀、聚餐风气渐浓。
4月5日上午,记者在仙风山了解到,部分市民的祭祀品比往年简单。70多岁的市民容阿姨告诉记者,今年,她带来的祭祀品比去年简单多了,只有水果、发糕、香烛等。容阿姨对此表示,减少祭祀品,避免了铺张浪费。从贺州回到梧州祭祖的陈先生则表示,今年,家人带来的祭祖器具都可循环利用,“不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陈先生同时表示,祭祖食品会在祭祀结束后带回家吃,“不会浪费。”手持鲜花准备祭祀先人的市民王女士则表示,历年来,她和家人都不带荤菜类祭品祭拜祖先,但淡雅的鲜花则成了必备的祭祀品。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保留传统祭祀环节的基础上,部分市民节俭文明祭祀的观念加强了,都不约而同地用鲜花取代部分传统祭祀品。为此,市区多家花店的祭祀花束销量喜人。4日当天,记者在蝶山二路星晴花语花店了解到,该店的鲜花销量是平日的十多倍。阜民路艳艳花店的祭祀花束销量接近100束,“销量较往年略微上涨。”
简单、文明的祭祀风尚渐浓,清明祭祖家宴也吹起简单、清淡风。4月4日傍晚,记者在新三云酒家遇到一位准备到酒家吃拜祖家宴的市民。该市民告诉记者,他和家人一共16人就餐,只点了14道菜和一个汤,“不够吃再点,吃不完打包。”在新兴一路经营粮油店的一位市民则表示,他家一共六七人到酒楼吃拜祖家宴,点的菜都很简单、清淡,主要以鱼、冬菇等菜式为主,“扣肉太油腻,今年不要了。”
餐饮企业则积极应对市民就餐清淡、简单化趋势。食通天餐厅推出了干烧鲍鱼菇等新品素菜。大东大酒家不制定祭祖家宴套餐,市民订席、包厢也不设最低消费,“让市民按需点餐。”该酒家负责人如是说。早前,记者在御厨餐厅了解到,为避免浪费和鼓励打包,该餐厅免费给顾客赠送精美的纸质打包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