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综合新闻>>正文
         高级搜索
【“五一”特辑】走近老行当里的劳动者

http://www.wzljl.cn    2013-04-29 12:58    作者:    来源:西江都市报

 

 
庞科峰的店铺开在狭窄的楼梯底。

对庞科峰来说,修钟表这个难发财的行当,正慢慢变成老一代人的记忆

时间“补漏”人 岁月中老去

记者 杨宗林

钟表匠被誉为修补时间漏洞的人,如今,旧式的钟表修理行业正慢慢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

在新兴菜市场附近,庞科峰还在经营着自己的钟表铺,今年五十岁的他,跟钟表打交道却已有二十八个年头。守着这门老手艺,对于庞科峰来说,既是他的职业,更是他的爱好。

工具已成年代印记

走进庞师傅的钟表铺,墙上挂着的挂钟款式新颖,摆在门口的修表台却略显老旧,小螺丝刀、小锤,特制的墩头、放大镜、橡皮吸,修钟表的工具,仿佛已成为一种年代的印记。

每当有人要修手表,庞科峰就会将专业放大镜卡在眼睛上,娴熟利落地旋开表盖,拿起镊子,把零件一个个拆卸下来,仔细检查修理好之后,再一一将零件装上……

“我腿脚不便,做其他工作不太适合,当时想学一门牢靠点的手艺,就想谁都要看时间,学修钟表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庞科峰说,在当时看来,修钟表是一个难发财,但却不至于没饭吃的行当,所以当年19岁的他,只身去到南宁宾阳县一所培训学校,学习修钟表的手艺。

“老师不会教会你所有东西,很多时候要靠自己琢磨和钻研。”庞科峰告诉记者,以前人们用的都是机械钟表,普通的一块手表,大小零件不下百个,内部的结构更是异常精细,他就是在不断尝试中慢慢总结出了一套修钟表的经验。

起初,庞科峰只是一个“过街溜”,并无固定修表摊点,他将修表工具装进挎包,一到圩日就跑上街摆摊。“经常辗转于老家玉林博白县那坡镇和大垌镇之间,三日赶一圩,在外边风吹日晒,但生意还不错,每次摆摊都能赚二三十块钱。”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庞科峰在博白已经做了十三年。听说梧州有市场,1998年他带着妻儿来到梧州,在新兴市场一个居民楼下,租了个小小的楼梯底,继续从事修表行业,并一直持续至今。

钟表师傅大多转行

跟钟表打了二十八年交道,庞科峰见过、修过多少钟表已经记不清楚。上海、三五、钻石、宝石花、梅花、钟山,这些当年风头一时无两、为国人所熟知的钟表牌子,如今,更多只是留在庞科峰的印象中。

庞科峰告诉记者,他刚参加工作的那个年代,国产的钟表不多,他所接触更多的是前苏联、德国、美国和日本产的钟表,“德国表的机芯最好,走时精确不容易坏;美国钟表的机芯比不上德国钟表做工精细,但是外壳精美。”庞科峰说。

他说,当时所用的材质不一样,特别是欧洲进口的机芯,所用的铜材和钢材要好一点,走时也非常精确,此外这些进口钟表一般不会坏。“但是这些进口钟表有一个缺点,有一些零件是特制的,国内不生产,一旦坏了就很难修好了!”

庞科峰回忆,以前修钟表生意确实不错,单靠开个小小修表店就足以养家糊口,而且当时梧州修钟表的店铺也不多,但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不少修钟表的师傅已经纷纷改行,“据我了解,目前仅新兴市场和大东市场等老街区有些修表店,全梧州市区大约只有七八家了,比以前少了很多。”

改革开放初期物质缺乏,人们经济不宽裕,手表属于贵重物品。当时结婚的“老三件”就是洋机(缝纫机)、自行车、三五牌的钟或者上海牌的手表,钟表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现在手机的普及率太高了,很多人有了手机就不戴手表了。”庞科峰说,这样修表的人自然就少了,加上很多人戴的都是劳力士、欧米茄、浪琴这些名贵手表,一般都不会光顾旧式的钟表修理铺。

行当情怀难以割舍

采访中,有好几名顾客来找庞科峰修手表,放下手表,讲两句问题出在哪里,便很放心地走了,很少听到他们讨价还价,“庞师傅修表技术不错,而且收费公道,我们很信任他。”一位拿表来修的顾客说。

庞科峰说,修了这么多年的钟表,他觉得最应该感谢的,就是一帮老街坊,老朋友,一回生二回熟,很多顾客不仅成了回头客,而且还介绍了不少新顾客,正是得益于他们的惠顾,他的生意得以维持。

对庞科峰来说,修钟表这份行当,收入微薄前景也有限,但毕竟养活了自己一家几口,当中牵扯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即使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大家已经缺少不断去维修钟表的耐性的今天,庞科峰依然坚持从事这一个行当。

“我还要做十年,直到眼睛看不清才会退休。”庞科峰说,因为手表零件精细,视力变差之后很难继续进行,不然的话,他还想多做几年。如今,庞科峰的儿子已经上高中,这让他感到很欣慰。“最大的心愿就是赚钱供儿子读书,直到他毕业参加工作。”庞科峰说,之所以坚持修表行业,除了一份热爱,更多是为了生活。

 

编辑:覃燕霞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综合新闻
·第二届骑楼城文化旅游节11月2日启动
·风筝大赛11月2日举行 单位或家庭可报名
·中秋节假期市区交通拥堵多因乱停车
·中秋假期景区显冷清 市民大多选择在家中过
·中秋节假期最后一日出现明显客流高峰
·中秋夜市民在河东防洪堤放孔明灯险烧电线
·中秋假期“节俭风”吹冷土特产市场
图片新闻
旅客返程高峰
白云路塌方占道半月没人清理
梧州老字号特色小吃街
“秋老虎”发威
冲上云霄
建设中的南广高铁
节日里 郊游去
中秋赏月
彩云追月
张罗晚宴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