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梧州零距离网>> 综合新闻>>正文
         高级搜索
【“五一”特辑】走近老行当里的劳动者

http://www.wzljl.cn    2013-04-29 12:58    作者:    来源:西江都市报

 

 
热情优质的服务令菲姐拥有一批熟客。

越来越多修鞋匠转行了,菲姐却二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为顾客修鞋

街边修鞋匠 一做二十年

记者 万立平

早上8点半,菲姐准时来到自己位于南环路9号南中菜市场天桥底下的固定摊位,拿出缝纫机、剪刀等修鞋工具,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

“自从做了修鞋这一行,我就喜欢上了这个职业,所以我不会转行,会一直坚持下去。”菲姐说。

辞职改行做修鞋

菲姐是广西平南人,20多年前,听说来梧州做宝石能赚钱,便只身来梧州做了一名宝石工人。在这期间她认识了当时从事修钟表的男青年,也就是她现在的丈夫。

1994年,菲姐儿子刚出生没几个月,有一天丈夫回家后无意中对她说,看见街边的修鞋匠赚钱很轻松且收入不错,于是菲姐便萌生了做修鞋匠的念头。

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前往广州购置了缝纫机、磨鞋底专用马达、剪刀、胶水等修鞋工具,独自在居仁路摆起摊档开始营业。“刚开始一点技术也不懂,只能边做生意边向周围的同行学习,幸亏他们很热心帮助我,不仅教给我技术,还亲自带我去广州挑选新用具。”回想起从业最初的日子,菲姐无比感慨。

说起刚起步时印象最深的事,菲姐最记得的就是因为技术不佳将顾客的鞋子割花了。“当时我刚营业没多久,一个小伙子便让我给他的鞋子上线,在做鞋底埋沟时,钩针蹭到了鞋子表面,鞋子被划花了,当时感觉很不好意思,脸一下就红了,幸亏当时那个小伙子没怪我。”

发生这次事件后,菲姐便利用空余时间拿自己的鞋子不断练习。经过两年的摸索与训练,她的修鞋技术日益娴熟。

时代变迁仍坚持

菲姐现在摆摊的地点是三个月前刚搬来的,最开始她在居仁路摆摊,2003年她又搬到南中市场。“当初居仁路很多摆摊的手工匠,有修钟表、修鞋的、修单车的等等,很热闹,工作或者闲暇时可以互相聊家常。”

她现在还记得,当时到鞋摊上来补鞋的,大多数都是给解放鞋、水胶鞋或者布鞋补疤,价格也就几分钱,很少有人拿皮鞋来修。“如今基本上都是拿皮鞋来换跟换底或者擦油,再有就是给运动鞋、凉鞋上线。”随着时代的变迁,拿鞋来修的人越来越少,修鞋生意慢慢变得清淡。

修鞋匠的工作每天除了要与修鞋机器、剪刀、刀子、锤子等工具打交道外,还要经常将顾客穿在脚上的鞋拿在手上修理,有时还要忍受一些人的白眼。这些原因令很多人最终无法坚持下去,但菲姐对这个行当却有自己的想法。

菲姐说,从居仁路搬离后,很多人改了行,做修鞋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她依然坚持。“做这份工作我感觉很开心、也很自由,工作时还可以和顾客聊聊天,所以我会一直做下去。”

修鞋供儿上大学

“我每天早上7点起床,吃完早饭坐近半个小时公交车来到南中市场,就开始一天的工作了。”菲姐平淡地诉说着自己一天的工作安排。为了省钱,她每天中午都用放在摊位的电饭煲煮饭,而菜则是头天晚上做好的。

摆摊在天桥底下,头顶上只有一点可以遮雨的地方,稍微下大一点的雨,雨水便会飘进菲姐的“工作区域”,而她也只能拿着雨伞遮挡,有时会淋得全身湿透。

“最辛苦的是冬天,这里没地方挡风,每次工作只能穿上厚衣服和鞋子。”尽管条件不佳,为了修鞋时更方便,菲姐在寒气逼人的冬天也只能赤手工作,一天下来手会被冻得通红。再加上修鞋要长时间坐着,即使穿着厚棉鞋,脚也常常会被冻僵。当修鞋匠,双手被工具弄伤是常有的事。在她长满老茧的手上,经常会贴有几块胶布,双手也因为修鞋的缘故沾上了污痕及油迹。“修鞋的人双手被刮伤很正常,用胶布贴上就行。”面对自己的伤口,菲姐毫不在意。

就在这样,菲姐20年如一日地靠修鞋谋生,用这份行当给自己带来的微薄收入供儿子念完了大学。

热心服务获认可

在菲姐不足四平方米的工作面积里,摆放的物品除了修鞋工具外,就是放在摊位前专供顾客等候时坐的凳子及给他们穿的拖鞋。

一位因鞋子脱线需要修鞋的姑娘一走到摊位前,菲姐便热情地挪过凳子让她坐下,顺便递上拖鞋让她换上。接着便徒手拿起地上的鞋子用布和刷子擦干净,然后用刀在鞋底挖好埋线沟,用钩线针仔细将开口处缝合。在修好鞋后,菲姐微笑着对姑娘说:“你另外一只鞋的鞋线好像也松了,我免费帮你拉紧一下吧。”

“这位大姐的手艺真好,还这么细心,我以后都到这来修鞋了。”修完鞋后姑娘高兴说道。

“做我们这行,受到顾客挑剔是很正常的事,但无论怎么样还是要帮顾客修好鞋。”说起做修鞋匠的委屈,菲姐微笑面对,菲姐最记得一件事,一次,一位顾客一直不满意她修鞋的效果,而菲姐就一次次重修,反复修了一下午才让顾客满意离去。

“菲姐技术很好的,也很热情,我的鞋子只拿给她修,买菜时也会到她这里坐坐,和她聊聊天。”采访中,菲姐的一位熟客这样评价菲姐的手艺。菲姐说,她曾经在离家较近的东山冲摆摊,但最后还是回到现在的地点,因为常常有老顾客打电话要找她修鞋。

热情、细心的服务,让菲姐赢得了顾客的肯定。“这位阿姨每隔几天都拿一双鞋来修。”菲姐指着刚走的一位顾客骄傲的说着,“正是因为有这些熟客的认可,我才更加要坚持下去。”

编辑:覃燕霞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内容:
综合新闻
·第二届骑楼城文化旅游节11月2日启动
·风筝大赛11月2日举行 单位或家庭可报名
·中秋节假期市区交通拥堵多因乱停车
·中秋假期景区显冷清 市民大多选择在家中过
·中秋节假期最后一日出现明显客流高峰
·中秋夜市民在河东防洪堤放孔明灯险烧电线
·中秋假期“节俭风”吹冷土特产市场
图片新闻
旅客返程高峰
白云路塌方占道半月没人清理
梧州老字号特色小吃街
“秋老虎”发威
冲上云霄
建设中的南广高铁
节日里 郊游去
中秋赏月
彩云追月
张罗晚宴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  
桂ICP备08001990号 | 零距离广告价目 | 网站建设价目 |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