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3年万秀区地质灾害演练中,城中街道办应急综合中队队员拿着工具前往灾害点查探情况。本报记者 万立平/摄
这支队伍的组成人员虽来自各行各业,但他们都有为街坊排忧解难的“热心肠”
在重大节假日,或是大雨倾盆的汛期,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身着统一服装,佩戴蓝色的胸章,在万秀区城中街道走街串巷,开展治安巡逻,宣传安全知识,调解邻里纠纷。
这些由街道社区党员、义工、志愿者、居民组成的队伍,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城中街道办事处应急综合中队。
利用私人时间巡逻
李宏延是城中街道民主社区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应急中队的副队长。
作为日常巡逻组组长,他的任务是组织队员开展包括日常巡逻、应急集结、应急处置等专项训练,同时在节假日或汛期,组织中队队员开展治安巡查、防灾避灾知识宣传以及为居民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每天走街串巷巡逻、检查地质灾害频发点、修复街道上爆裂水管或下水道等,就是我们的工作。”李宏延说。
今年2月底,应急综合中队在巡查途中,发现维新里西五巷一房屋水管爆裂,由于房屋主人是一孤寡老人,自己没办法处理。了解到情况后,应急综合中队立刻采取措施进行简单修复,并及时通知水厂前来修理。
“五一”假期第二天,在一早上持续不断的大雨中,城中街道办事处应急中队队员又手拿扳手、铁锹、警戒线等简单工具,沿着北山一带检查地质灾害等情况,并将此路段情况及时记录汇报。同时深入大中路、四坊路等旧街道,检查是否存在水灾、居民房屋漏水等情况。
“我们的巡查工作常常会占用个人的休息时间,但是这样可以更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居民的问题,是值得的。”李宏延说。
爱心居民不断加入
今年51岁的居民黄石祥在社区了解到办事处要组建应急综合中队后,主动要求加入这支队伍。
在今年春节、清明节还有三、四月份的大雨期间,他多次和队员们一起在大街小巷巡逻,每遇到安全隐患都及时进行处理,并提醒居民做好安全防范。
今年3月初,在四坊路段巡逻时,巡逻队发现一处电线被盗,电线接口裸露着,随时都有可能给过往的行人造成危害,黄石祥与队员及时用胶布对电线接口进行了处理,并第一时间将情况通知了电网的工作人员,避免了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据民主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黄石祥一直都是社区绿化维护的义工,每天都主动帮社区花草浇水、清洁社区卫生等。“其实,从5年前开始,他就一直在照顾社区一位智障居民,还教这位居民学会料理自己生活及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民主社区工作人员说。
作为一名低保户,彭剑辉在听到要成立应急综合中队时也第一时间报了名,今年春节、清明节期间,更是主动申请加入到巡逻队中。“很多人帮助过我,虽然我没什么本事,但同样希望能够尽我所能帮助别人。”
在城中街道应急综合中队里,像黄石祥、彭剑辉一样富有爱心的志愿者还有很多,据统计,目前已有130多人自发加入到应急综合中队中来,贡献自己力量。
据悉,城中街道办事处应急综合中队自今年1月份组建以来,已向辖区居民分发安全宣传手册500多册,化解矛盾纠纷28件,组织开展地灾应急演练1次。在春节、两会及重大节假日期间开展治安巡查230多人次。
“我们希望借助这支队伍的力量,走进居民群众中,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排除辖区存在危房及火灾、地灾等安全隐患,解决辖区的失窃、邻里纠纷等问题,提高辖区服务管理水平,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城中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宾琼泽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