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余静)前段时间,本报推出了治理城市“牛皮癣”的系列报道,市民对此相当关注。近日,有热心读者致电本报记者建议,相关部门能否采用“呼死你”或者停号等措施,来主动打击这些违法小广告。
8日上午,市市政管理局市容科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呼死你”是一款网络电话自动追呼系统,可以方便设置追呼任何一部、任何区域的固定电话及手机号码,但是采用“呼死你”的方式来打击违法小广告并不现实,该系统曾在打击违法广告的整治行动中的初期,确实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效果,但是这些非法小广告业主采用呼叫转移的方式,把号码转至行政执法部门办公室,甚至是工作人员的手机上,干扰其日常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采用“呼死你”这种方式来打击“牛皮癣”,可操作性不强。
但是,停机的方式却是一直都在使用。这名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梧州市市政管理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公安局在2007年1月22日发布的一则关于整治非法张贴喷涂小广告的通告,“对乱张贴、喷涂小广告拒不改正和无法查处的违规行为人和责任单位,由市城监部门取证后书面通知电信企业暂停其在张贴喷涂广告中表明的电信号码的使用,电信企业应在接到通知后执行,并通知行为人按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处理。直至违规行为人和责任单位接受处理并改正后,根据城监部门的书面通知,方可恢复其电信号码的使用。”该名工作人员表示,“牛皮癣”一经发现,执法人员便会进行拍照取证,再通过“牛皮癣”上提供的电话号码联系对方,以此来核实该“牛皮癣”是否为非法小广告,然后再通知电信、移动部门对该号码进行停机。
自2007年开始对这些核实为非法小广告的联系方式进行停机处理后,目前,本地号码的非法小广告总量已经得到控制。但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就是这些非法小广告业主不再使用本地号码,而是选用外地号码,因此相关部门无法对其停机,只能是发现一处清理一处。
记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如芜湖、大连等,在打击治理非法小广告时,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清理小广告的工作外包给保洁公司,提高了清理城市违法小广告的效率。因此,我市或也可借鉴其他城市的有效做法,尝试推行治理“牛皮癣”的新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