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黄金铭) 据市水产畜牧兽医局通报,目前我市家禽存栏1730.4万羽,其中肉鸡出栏1110.63万羽,可出栏家禽618.9万羽。但是,受国内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影响,全市日均肉鸡销售量约为9.25万羽,同比下降11.1%,交易量降至“冰点”,龙头养殖企业亏损严重。
据悉,自3月底国内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来,全国各地活禽交易持续低迷,我市也受到波及,交易量和价格一路下滑。在我市最大的活禽交易市场竹湾市场,三黄鸡日均销量已从3月份的6000~8000羽下降到2000多羽。
岑溪市外贸鸡场有限公司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2万多农民养殖古典鸡。但是,在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该公司的肉鸡和鸡蛋销售额累计减少了800万元。该公司总经理李开达无奈地说,目前存栏的活鸡有50万羽,即使是自掏运费,每天也仅有约400羽销往广东。按照这样的行情,公司每月损失会达到700万元。“打造一条产业链不容易,即使亏损公司也在坚持,不能让养殖户失去信心,否则的话整个产业以后就难以恢复!”李开达说。
与岑溪外贸鸡场一样,藤县荣达农牧公司同样损失惨重。该公司负责人说,现在肉鸡积栏,耗料成本增加,卖出一羽活鸡平均亏损12~13元。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损失320多万元。幸亏政府及金融部门及时伸出援手,提供补贴、帮忙协调贷款,否则公司资金链将面临断裂,并势必波及养殖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四大养殖龙头企业(岑溪外贸鸡场、岑溪市宝然禽业公司、梧州巨东种养公司、藤县荣达农牧公司)目前都面临着资金周转不灵等问题。他们呼吁,金融部门应开通“绿色通道”给予贷款支持,水产畜牧部门应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出台扶持政策。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H7N9禽流感,提振消费者的信心,使养殖禽业尽快走出阴霾。
针对当前情况,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包括建立政府保价收购储存制度,对养殖龙头企业进行补贴,协调金融部门为养殖企业提供贷款,协调饲料生产企业帮助养殖企业缓解饲料问题等,以解决养殖企业的燃眉之急。同时,他们还努力为企业做好宣传服务,拓宽销售渠道,减少存栏损失。
该负责人还介绍,H7N9禽流感疫情可防可控,只要将禽肉、禽蛋及其制品煮熟煮透,病毒就无法存活,可放心食用。因此,市民不必“闻鸡色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