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林耀博)“现场成交金额达1520多万元,签订合同金额达3120万元!”5月13日,为期4天的2013年梧州首届特色产品博览会(以下称博览会)顺利落下帷幕,商务部门迅速传来捷报。
参展商不仅只有经济效益
昨日上午,记者在博览会现场看到,部分展台仍呈现购销两旺的热闹场面。但对大多数参展商而言,博览会除了带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还构建了相互学习、提高的交流平台。
“礼盒装纸包鸡买一送一!”在广西麦劲堡餐饮管理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称麦劲堡公司)展位前,“能带走的纸包鸡”很吸引眼球。记者向麦劲堡公司总经理林艳光了解到,他一直想让纸包鸡走出梧州,成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为实现这一想法,从去年起,林艳光带着公司团队,经餐饮业人士指导,在保留纸包鸡传统风味基础上,创新生产工艺,研发出礼盒装纸包鸡。然而,阻碍礼盒装纸包鸡走向全国的问题是,在常温下如何延长保质期。记者了解到,目前,麦劲堡公司两个品种(肉汁合一、肉汁分离)的礼盒装纸包鸡在常温条件下保质期分别为2天和6天。
“博览会让我学到了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秘方’。”林艳光兴奋地说,掌握了这一“秘方”,再加以研发,礼盒装纸包鸡就能攻克保质期短的难题。此外,博览会上各参展商还交流了各地展会时间,让林艳光掌握了更多的参展信息。
像林艳光一样,多个参展商通过和行家、采购商交流,取长补短。对此,市商务局市场运行调节科(以下称调节科)负责人表示,博览会为参展商提供了较好的市场调查机会,让参展商抓住了商机,也看到了企业日后努力方向。
会展组织工作仍需改进完善
在博览会里,市民看到了多个首次在市区亮相的县市特色产品,但感叹“还是少了点”。
博览会期间,记者发现,来自三县一市的参展特色产品包括岑溪水汶镇的淮山薯、粟米和粟米粉,岑溪市的山茶油,夏郢镇的思委米,蒙山县的放养黑土猪,蒙山县的木瓜丝等,这些特色产品在博览会上不占数量优势。不少逛博览会的市民坦言,希望职能部门多“挖”一些将藏在县市的特色产品。
针对上述情况,市商务局调节科负责人表示,乡镇企业参展意识较弱是县市一级参展特色产品偏少的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往后,商务部门会通过各类培训提高乡镇企业的参展意识,还会向部分乡镇企业倾斜参展优惠措施,提高他们的参展意愿。
部分参展商则提出,博览会的宣传力度、展会选址、场馆的安保、供电等设施也需加强。多次参加省内外各类博览会的蒙山县惠鸿食品厂相关负责人梁彩表示,此次博览会的场地不够开阔,场馆前的台阶不利于年长的市民进场,场馆外的宣传海报也偏少。像梁彩一样,多位参展商表达了相同的看法。
此外,岑溪市水汶伟顺淮山薯种植中心销售部相关负责人巫娟连表示,希望职能部门邀请土特产店经营者作为采购方进场。巫娟连认为,县市特色产品进入特产店,能更“亲近”外来游客。
针对上述意见,调节科负责人表示,此次博览会尚属首届,商务部门会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各类行之有效的经验办法。为发掘更多特色产品,将会在对乡镇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后,适时开展第二批梧州特色产品评选。在举办同类博览会时,商务部门会在展会宣传、场馆布置等方面做进一步完善。同时,会邀请外地采购商参加,提升参展企业与采购商合作的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