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韦红)打算要给宝宝购买“洋奶粉”的妈咪们要注意了。工商部门提醒,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进口婴幼儿奶粉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发现无中文标签的商品可向工商部门举报。
近期,梧州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支队(以下称经检支队)依法查扣了一批无中文标签的洋奶粉。记者向办案人员了解到,在常规巡查中,执法人员在市新兴珠宝路1号某婴幼儿用品店货架上发现了7罐婴儿用1段~4段外包装标注“NUtriIon NUTRICIA”等字样的荷兰进口奶粉﹙中文名称“牛栏”牌﹚待售。执法人员向该店负责人了解到,今年1月份,以150元/罐的价格从广州购进上述奶粉。
然而,该批奶粉外包装无任何中文标签,商铺负责人也无法提供中文说明书,商家的销售行为已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执法人员依法查封了问题产品,并依法处理了商铺负责人。据悉,至工商部门查获时,上述产品均未售出。
5月14日,记者走访发现,有婴幼儿用品店会在顾客要求下帮忙代购纯英文进口洋奶粉,有“港货行”出售无中文标识洋奶粉。在新兴一路某母婴用品店,记者向该店经营者了解到,经工商部门多次上门检查,店内已经不会将无中文标签的洋奶粉上架销售,“但顾客有需要的话,会帮忙代购。”至于代购渠道是什么,该负责人谨慎回答,“有熟人从深圳发货来。”此外,记者在太阳广场首层某专营港货的商铺看到,该店有两个国外某品牌进口奶粉外包装上都是国外文字。销售人员解释称,该产品由产地直接发货。
记者向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科负责人了解到,为确保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法规要求进口食品包括乳制品有完整的食品中文标识,“无中文标识的进口食品均是未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商品。”该负责人表示,此类商品除了涉嫌从非正规渠道进入我国,甚至会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市民应慎购此类商品。
记者就此情况走访了新兴工商所。该所负责人表示,不排除有市民在国外旅游时带少量进口商品回国,但相关法规要求商家不得销售无中文标识的进口商品。该负责人提醒,市民发现此类商品可向工商部门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