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我市普遍出现中雨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雷电的降水天气,持续的雨天对地质灾害也存在一定影响。
为让市民充分了解我市主要包含哪些地质灾害、地灾发生频繁时段及如何正确处理地质灾害等信息,记者采访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朱雪亮,让市民充分了解我市的地质灾害情况及相对应的处理办法。
发现地灾前兆应及时报告
据市地灾办负责人朱雪亮介绍,梧州市区地质灾害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和坡面泥石流。“汛期是梧州市地质灾害高发期,主要时间是5~9月份。”朱雪亮说道。
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而滑坡发生的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枯;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泥石流发生前,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市民在日常中若发现上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发生的预兆,要立即撤出所有人员,并将情况及时报告国土资源部门或市、各城区地灾办(下附电话号码)。同时,大雨过后即使天气转晴,但在几天内仍有可能发生滑坡或崩塌等地质灾害,应提高警惕,加强检查,注意防范。
各种地灾应对措施
对于市民在遇到地质灾害要如何应对问题,朱雪亮表示,在遇到崩塌、滑坡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按事先制订好撤离路线和计划,将人员和重要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在滑坡、崩塌体上方挖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同时躲避滑坡应尽快跑出房屋,不应顺沟向下、或向上游跑,应向滑坡两侧跑,并跑到滑坡体外。而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在一些老城区,大雨或暴雨期间会出现家中墙壁渗水、房屋漏水状况,遇到这类状况时要区分渗漏情况分别对待,当确定是房子边坡坍塌造成的渗漏要按照地质灾害处理,马上撤离;而如果是房子老旧的渗漏,及时维修,如已经是危房,马上撤离。在没有消除隐患之前,请不要搬回,更不要贪恋财物回到危险区取东西。
针对近期我市雨量较大情况,朱雪亮提醒市民,市民在暴雨或汛期中要注意收看收听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关注天气变化;注意观察房前屋后边坡裂缝、涌水和变形等异常,熟悉应急逃生预案(线路方向等),预备好应急装备,邻居间注意交流沟通互相照应,发现灾害预兆马上撤离危险区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西江都市报记者 万立平
附:市地灾办及各城区地灾办电话:
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电话0774-3863933
万秀区地灾办 上班时间:值班电话0774-2021511,下班时间:值班电话0774-2042541,2023242
蝶山区地灾办 值班电话0774-3836935
长洲区地灾办 值班电话及传真0774-3825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