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近日,国内部分城市陆续对“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开罚”,由这一现象引发的话题迅速成为舆论热点。
在梧州,也同样存在闯红灯、穿越绿化带、跨过防护栏等“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目前,我市已对该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并将从7月起对乱过马路行为进行处罚。
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些市民不顾生命安全,肆意乱穿马路?为何“中国式过马路”屡禁不止?这一乱象如何才能根治?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拒绝‘中国式过马路’”系列报道,与市民共同探讨这一系列问题。
走在梧州市区街头,“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并不少见,在交通红绿灯路口,有市民不等绿灯亮起便闯过斑马线;在有绿化带隔开的车道上,有市民穿过绿化带,直接横穿马路……行人不按交通规则过马路的现象,让城区道路上险象环生,埋下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闯红灯人群不分老幼
5月13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梧州市太阳广场旁新兴一路和龙山路交叉路口红绿灯前。当时,交通信号灯显示行人过马路为红灯,两名红衣女子正站在路边等绿灯。这时,一名男子来到斑马线前,先朝两边张望了一下,发现一辆来车距离还比较远后,便立即迈出了脚步往斑马线对面走去。而紧跟其后的一位中年妇女跟着走了过去。这时,开头一直在等待绿灯的两名红衣女子见状,在稍稍犹豫了一下后,也迈开了步子。
记者在这一红绿灯路口观察的30分钟里,发现闯红灯的市民不下10人。几乎在每一次红灯亮起时,都有市民急匆匆跑向马路对面。而闯红灯的人群里,既有身手敏捷的年轻小伙子,也有踩着高跟鞋的翩翩女士;既有步履蹒跚的老人,也有抱着小孩的妇女。大家似乎都认为,只要凑够一撮人,就算闯红灯也有了“安全感”。
“闯红灯的现象在梧州街头并不少见”,梧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长洲大队一线交警邓国强对此深有体会。他说,长洲辖区的几个红绿灯路口中,西堤二路与奥奇丽路交叉路口行人闯红灯的现象也比较多见。特别是每晚下班高峰期傍晚5时30分至6时30分,一些下班群众也许急着回家,忽视了交通规则。而晚上8时至8时30分,一些群众步行至西堤二路河堤边散步,这时候车辆不算多,群众也容易放松警惕。
绿化带成新“交通路口”
如果说在红绿灯路口的人行横道上“结伴 ”闯红灯,仍能心存一丝“安全感”的话,那穿越绿化带、跨过防护栏的乱穿马路行为,无疑是一种更加危险的行为。
5月13日上午10时许,记者从梧州市新兴一路潘塘公园对出路口往太阳广场方向走去。在不到一千米的距离内,便发现了十多名行人穿过绿化带横穿马路。其中,乱穿马路的现象在公交车站附近出现的频率最高。
在新兴市场对出的新兴车站处,一名身后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下车后,没有走上人行道,而是直接走上了车道打算穿过马路。而这时,一辆公交车还停在车站上,遮挡了这名中年妇女和其他来车司机的视线。当她刚刚走到车道中间时,一辆从公交车旁驶过的摩托车差点和她撞了个正着。
记者发现,在新兴市场路口对出新兴一路的绿化带上,每隔一段距离便竖着一个“安全文明出行,请勿穿越绿化带”的绿色警示牌。然而,就在这个警示牌的不远处,绿化带上已经留下了多处由乱穿马路者长期踩踏而形成的特殊“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