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本报报道了藤县一高中女生离家来到梧州市区后,被一陌生男子强奸的案件。近日,记者对此事进行追踪,得知小华已经回到学校继续学业。
据小华的班主任江老师透露,小华是在不请假的前提下离校的。出事那天中午,有同学报告称,宿舍内不见了小华的踪影。起初,他也只是认为可能小华有急事离开。殊不知,一直到下午6点放学,仍不见小华。他立刻动员班里的班干部,联合学校政教处主任和校长,到学校附近的网吧等场所寻找小华,但一直未果。在寻找的同时,校方将小华失踪一事及时告知其父亲,但对方以“夜深不方便外出”为由,没有参与寻找。直到小华用她爸爸的手机打电话回学校告知一切时,校方才知道小华的下落。
江老师还说,小华所在的班级属于重点班,小华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的,但她的性格却十分内向。事后,他从部分学生口中得知,沉默寡言的小华,以往多用文字来宣泄情感。在发现小华失踪的当晚,他也从小华的桌面发现一本草稿本,上面零零散散地记录着小华心中的各种埋怨。江老师表示,小华的母亲是聋哑人,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其父亲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支柱,得为维持家庭生活而奔波,很多时候可能与小华交流不多。对此,作为班主任的他,曾多次对小华作思想开导与教育,但她始终未能完全体谅父母的辛苦。
小华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两父女的关系并不算亲密,加上女儿也满18岁了,他也不好过多地过问她生活或学习的情况。因此,对于女儿离家出走去打工一事,他毫不知情。他还说,女儿是一个生性倔强又内向孤僻的人,即便是与家中的弟兄姐妹也甚少交流。
对于小华不幸的遭遇,江老师深表怜惜,并表示,学校在关爱小华的同时,也会对女学生加强教育,提高她们自我保护的意识。
另据江老师透露,复课后的小华,偶尔会出现精神恍惚,一时承认自己被性侵,一时又予以否认。对此,梧州学院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副教授石夏莉分析,受害者之所以会承认,可能是她想寻求他人的理解和同情;但她有时又作否认,可能是她潜意识在逃避这一不幸的遭遇。石教授建议,小华的家长和老师应及时带其去医院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