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陈素雅) 昨日,本报对“梧州首例遗体捐献者捐出眼角膜”消息的报道,引起众多市民和眼病患者的关注。同时也有市民提出疑问,小光家属为何会想到要捐献遗体?遗体又将用在何处?
与时间赛跑的遗体捐献
6月2日下午,一朵年轻的生命之花凋零,不到10岁的男孩小光(化名)走完了他短暂的人生。“小光是一名身患脑瘫的孩子,生前他因这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受尽折磨。如果把他的遗体捐献出来,是否可以让更多的医生研究攻克这种疾病的方法,让以后的小孩能够战胜这一病魔?”小光的家属含泪表示,虽然小光的器官除眼角膜外超过摘取的规定时间无法捐赠,但仍希望小光的遗体能为后人的治愈带来希望。
“我们获知消息的时候小光已经去世,是小光父母的大爱战胜了时间。”梧州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黄超亮介绍,梧州本地的医疗机构暂时不具备接收遗体捐献的条件,而遗体和眼角膜捐献的黄金时间是在人死后的6至12个小时以内。为此,市红十字会立即通过相关渠道进行了联系。“广西医科大学同意并急需接受遗体,学校将马上从南宁赶往蒙山。”得到确切答复后,黄超亮立即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小光的母亲。此时,离小光去世不到6个小时。
当天凌晨,小光成为梧州市遗体捐献第一人,同时也为本地工人医院留下了可供数人使用的眼角膜。
梧州尚无接受遗体捐献机构
6月13日下午,记者从市工人医院眼科了解到,小光捐献眼角膜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已至少有4名眼病患者前去医院咨询并预约手术。但因为小光的眼角膜只适应板层移植,所以目前仍未找到合适受体。
对于捐献的遗体的用途,黄超亮介绍,与器官捐赠后用于其他受体不同的是,遗体捐献后更可能会被制作成标本用于医学和疾病研究。“医学教学、科学研究,都对遗体的需求很大,遗体是每位医生成长必不可少的教学用具,但是这往往最为缺乏。”而最主要的是,目前,梧州市尚无具备接受遗体捐献资格的医疗机构。
虽然如此,但黄超亮也表示,本市凡是志愿捐献遗体、器官的居民,可以拨打电话与市红十字会(07743888712)联系。本人或监护人,以及持委托书的其他自然人填写《遗体捐献登记表》即可完成手续。“特殊情况下,我们还可以上门办理手续。”黄超亮介绍,市红十字会将竭尽全力,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遗体和器官捐献的行列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