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龙天传) 近日,本报在对空调室外支架须定期更换的情况进行报道时,有市民提及,未作支架更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一些从事特种行业的从业人员,并没有相关的上岗证件,因此不敢贸然雇请对方。对此,记者从市劳动保护教育中心了解到,我市的确存在部分特种作业领域人员无“作业证”上岗的现象。
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四大特种作业领域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下简称焊工)、高处作业(下简称登高)和制冷与空调作业(下简称制冷)。其中,无证上岗、有证不审等问题在上述领域的特种作业人员中较为突出。据悉,所谓的“证”是指特种作业操作证,它相当于上岗证,无此证是不得上岗从事特种作业。该证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式样、标准及编号,且有效期为6年,每3年一审,在全国范围有效。
记者从该中心提供的数据了解到,从2001年至今,我市持电工类操作证的人数为27414人、焊工操作证有6250人、登高操作证有722人、制冷操作证有769人。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仅持有该证,但现已退休或者并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工作。据了解,截至目前,持证并正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人员,电工类只有约10000人、焊工类约2500人、登高类约320人、制冷类仅约60人。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从业人员存在“资格等级证”顶替“作业操作证”的现象。对此,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资格等级证是由人社局颁发,终身有效不需年审,用于证明该人员的技术等级,并为个人加薪时所用。与“作业操作证”有着本质区别,两者不能混淆。
对于上述问题的成因,该负责人认为,主要由于我市在针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执法检查力度不够。据透露,市安监部门的执法支队刚成立不久,而无证上岗等问题则较为常见,因此,出台相关针对性的方案和措施仍需一段时间。此外,记者在走访部分从事特种作业的私人老板时得知,聘请有资格证的从业人员会比无证人员要高出400元至600元。
对此,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通过日常检查、安全生产大检查、督查等形式督促企业落实整改,如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按国家安监总局第30令予以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