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专业先考虑兴趣
—— 解答填报志愿的四个疑问
填报高考志愿,家长和考生往往陷入这样那样的纠结: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选“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是就业优先还是兴趣优先?对此,记者采访了梧州一中中学高级教师、自治区优秀班主任霍丽芬,为考生与家长解疑释惑。
疑问一: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霍丽芬:建议考生填写志愿时,对于院校,应该将能考上作为第一位考虑;对于专业,将兴趣爱好作为第一位考虑。如果考生本人非常想报某个专业的话,“保专业”比较好,因为这样学习会更加有动力,职业方向也更明朗;如果考生本人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那么“保学校”比较合适。
疑问二:选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
霍丽芬:专业的“热”和“冷”是发展变化的,现在的冷门,几年后可能变成热门;现在热得不得了,几年后可能供过于求。考生要以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为依据,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选择,不要认为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录取分数低的专业就是差“专业”。
疑问三:就业优先还是兴趣优先?
霍丽芬:家长要明白未来是孩子自己的,因此不可以过多强制孩子,建议以孩子的意愿和兴趣为主,同时,孩子也要充分理解父母的苦心。家长和孩子可以对各自选取的学校和专业通过报纸、网络、拨打学校电话询问等渠道了解详细、具体信息,再根据自身情况协商选取,避免出现学生仅凭兴趣选取出现难以就业,或是家长强制选取某一专业出现孩子学习没动力、以后工作不顺心的状况。
疑问四: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霍丽芬:要在专业确定的情况下选地区。面对不同地域的同等院校,学生应该选取大城市学校,这样会扩宽自己的眼界,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好处。同时,在确定专业后选取学校也可以选取与自己本专业匹配的区域,例如自己选择的是工业方面的专业,在地域上则可以选择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这样对自己学习、就业都有很大帮助。
平行填报志愿不等于考生风险全无
—— 避免走入填报志愿误区的建议
据了解,广西在2009年开始实行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模式,虽然这一模式设置已有5年,但仍有不少考生家长对平行志愿的理解存在误区。对此,梧州高中老师谭远森为考生及家长分析并支招如何避免在平行志愿填报时走入误区。
误区一:实行平行志愿,A 、B、C、D四个志愿是绝对平行,没有顺序的。当考生同一批次中所报4个院校条件都满足,会被投到自己理想的一所院校。
谭远森:实际上,考生个人志愿仍有顺序之分。投档前计算机预先按考生成绩对考生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按个人志愿顺序进行检索、分档,然后对所有满足投档条件的考生同时投档,同时录取。当考生满足多所高校投档条件时,要按A、B、C、D的先后顺序,将该考生的档案分到首先满足条件的一所高校。也就是说,考生能否被投档到理想的学校,是按考生A、B、C、D志愿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来确定的,而不是从中任意挑选,因此,考生志愿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
误区二:投档时,某考生的档案同时分别投到A、B、C、D四个志愿的高校,然后由高校录取,考生选择其中一所高校就读。
谭远森:我国高校录取新生严格按招生计划进行,目前还不能做到一档多投,只能一档一投。虽然平行志愿可填4所或6所院校,但每一批次考生只有一次被投档的机会,如果被投档到所填A、B、C、D平行志愿中的一所院校,即使被退档,也没有机会再投到其他所填报的院校,即考生档案一旦被投给自己所填志愿中的一个院校,就意味着投档结束。
误区三:A、B、C、D四个志愿投档是有先后的,当被A高校退档后,还可往B高校投档。
谭远森:平行志愿投档采取一次性原则。同一批次所有检索分档好的档案都是同时投出去的,各校录取也是同时进行的。当考生被某一高校退档后,只能进入征集志愿环节。而对本次投档未完成计划的高校来说,也不能补投原有志愿档案,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须统一公布,重新征集志愿。
误区四: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填报志愿没有风险。
谭远森:实行平行志愿,能降低填报志愿风险,但考生也可能面临其他方面的风险:
一是当考生的实际成绩与填报志愿的每一所高校的实际要求成绩均有差距时,存在档案投不出的风险。比如,填报志愿时定位过高、各院校志愿之间缺乏合理的梯度等。
二是存在档案投出去后未被录取,而被院校退档的风险。实施平行志愿的批次,投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110%以内。所以,如果考生报考比较热门的专业,或专业撞车且不愿接受调剂,不符合招生院校专业录取要求,在所投档的高校里相对分数低等,这些原因都可能会被退档。
西江都市报记者 万立平 文并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