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见习记者 董宏伟) 近日,梧州市民黎女士在购车之后,个人信息和车辆详细信息被骗子掌握并利用,幸亏她细心识破骗局。目前,类似的购车车主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并不少见。对此,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防范意识,对陌生来电或短信要“设防”。
日前,黎女士在我市某汽车城购买了一辆长城SUV轿车。6月17日下午,黎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听见对方能准确报出她完整的个人信息及所购车辆的信息,黎女士便放松了警惕,和对方交谈起来。
对方称自己是税务局工作人员,将给黎女士办理3%的购车退税,共计3200多元,并为黎女士提供了退税号码及北京某税局的电话号码,要求黎女士与该税局工作人员联系。打通电话后,“工作人员”又将黎女士的个人和车辆信息再“核实”了一次,随后要求她提供银行账户,告诉她要拿银行卡到自动柜员机,以便按照对方的提示操作办理退税汇款手续。听到这,黎女士起了疑心,于是就把一个用来交水电费的银行卡号告诉了该“税务局工作人员”。
黎女士刚刚报上自己的卡号,便隐约听到电话那头有个声音说“账户里的余额只有10多元”。黎女士更加怀疑了,“税局工作人员怎么如此清楚我卡里有多少钱?”当对方再度要求黎女士拿银行卡到自动柜员机按照提示操作时,黎女士终于确认,这是一起电话诈骗!在庆幸自己识破这一骗局的同时,黎女士不禁在心中打了一个问号——自己的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
针对黎女士的疑惑,记者采访了为黎女士办理购车业务的该汽车城的销售员。他称,车主个人和车辆的详细信息在购车的4S店、保险公司、车管所都有详细记录,究竟是哪个环节泄露了车主信息,不得而知。
为此,警方特别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防范意识,对陌生来电或短信要“设防”,对于涉及钱财方面的陌生电话或短信,更不要盲目轻信,千万不要有贪便宜的心理。对不明底细的金钱交易,最好不要通过转账或邮寄方式。一旦被骗,要及时报案,并积极配合警方破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