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4日,即便距离今天已经有5年之久,但这个日子蒋民权一家人都不会忘记。那天,接了一个电话之后的蒋民权大脑瞬间空白。“你的儿子出事了。”这个要命的电话,是来自他儿子蒋志刚的一位南宁朋友。
发烧导致儿子成了植物人
当时已经60岁的蒋民权,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一眼认出了躺在病床上自己的儿子蒋志刚,可是想不到的是,26岁的儿子此时已然将他这位老父亲尽数遗忘。
从医院里开出的病历单中,一个个词语在工人出身的蒋民权看来既陌生又恐惧。“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肺炎以及急性心肌炎”。从儿子的那位朋友以及医生的口中,蒋民权才渐渐知道事情的大概。“14日我儿子正在工作的时候,突然发烧,并且很快就变得很严重,随后他就进了医院,直到我去到医院看到他时,他已经失去意识,全身不停地抽搐,四肢的肌肉开始紧缩。”
从这之后的40天,老父亲一个人就在医院照看着儿子,期间尽管一直不断地有护士往儿子身上输液、按摩,蒋民权却还是看到儿子“越来越小”,肌肉收缩,四肢萎缩,皮肤干裂变暗、变黑。蒋民权再也没有听到从儿子口中叫出的那一声“爸爸”。40天后,蒋志刚从南宁转到了梧州市人民医院,之后一年也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
老父精心照料
如今蒋志刚和父母亲三口人,住在梧州市龙海二路的一间廉租房里,两年前刚从桂北社区的危房搬到这里来住。在他们家一间狭小的卧室里边,摆放了一张床和一张木板沙发。在那张床上,蒋志刚不分白天黑夜地躺着。而蒋民权,晚上就睡在沙发上,以便起来照看儿子。“每两个小时,就要给他翻身,照顾大小便等。”蒋民权解释,虽然儿子已经没有任何知觉、意识,但是日常护理还是需要精心照顾。
蒋民权一边说着话,一边在床边拿打气筒打气。掀开床单,才发现管子连接着床垫。蒋民权说,这是专门给儿子买的一张气垫床,因为比较柔软以及通风性好,能更好避免生褥疮。不过却需要每两个小时打一次气。
蒋民权今年已经65岁,自己的身体也有诸多毛病,可是却也只得依靠他一个人,因为他的爱人更加没有力气去照顾儿子。
万般艰难也不放弃
为了治病,蒋志刚总共花了二三十万医药费。而这笔钱,对于他们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蒋志刚双亲现在都已经退休,他之前在南宁工作的那家公司,仅仅让员工凑了3000元的捐款,之后公司方面再也没有任何的补偿。
医药费最终靠的是亲戚朋友的借款,这个家庭如今已经欠下了累累债务。虽然现在他们搬到了金晖车站对面的廉租房小区,不过仍属于之前所在的桂北社区。社区在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后,为这个苦难的家庭申请了低保,也为蒋志刚办理了一级残疾证。帮助这个家庭每月领到一点点的补贴。
不过在蒋民权夫妇看来,即便自己如何辛苦,只要儿子还有一口气,就绝对不会放弃治疗。蒋民权见过好几个儿子同病房的病人,他们都已经相继离世,唯独他的儿子活了下来。周围的亲戚朋友因此没有人开口劝蒋民权放弃,并愿意借钱给他们治病。“始终是自己的孩子,又怎么舍得亲眼看着他死呢。”蒋民权拍拍儿子的脸庞,对他喊出了几声无法得到回应的呼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