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陈晓雯) 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量大、涉及面广的特点,市卫生部门加强了对统筹资金的监管,构建有效制约监督资金运行的监控防范体系,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
据了解,以往由于人力、经费缺乏,制度不够完善,卫生部门对新农合资金的监督采用较为被动的网上监管模式。今年以来,市卫生部门以市区新农合统筹资金监管作为试点,交由市新农合管理中心落实相关监管工作。市新农合管理中心增设机构、增派人员,采取网上监管和现场监督相结合的形式,定期及不定期抽查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对核实的违规情况进行处理。
市新农合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市区新农合统筹资金数千万,参合农民近20万人。该中心在仔细调查、研究后,归纳新农合资金管理使用的特点,查找新农合资金的运行风险,制定落实防范措施,申请成立了审核监督科。科室人员在继续实施原有的网上监管基础上,每月还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现场监督,抽查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病历、收费清单以及医疗仪器使用记录、药品进出库登记表等,并现场随机抽查核实新农合住院病人。抽查的比例要求达到定点医疗机构当月病例的20%至50%。针对此前部分医疗机构存在的多收费、乱收费、滥检查等问题,中心工作人员近日对今年4月市直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督查时不合格的五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复检,发现这些医疗机构的存在问题已得到纠正、整改。
该负责人表示,市新农合管理中心下半年将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围绕新农合资金管理中涉及的重点岗位、关键环节进行督查,同时通过新农合“一卡通”建设,利用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实时监控。对复检若仍存在问题的单位,中心将暂停其定点资质,直到整改合格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