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前我市整体就业情况被看好,但仍存在部分学生求职难、企业用工缺口大的尴尬现象。在这些难点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原因?对此,一些企业招聘人员指出,部分大学生的素质未能达到用工要求或择业时存在过高期望,这是影响他们就业的重要原因。
部分学生要求高技能弱
“传闻今年是最难就业年,企业招人应该容易吧?”6月13日,记者在广西嘉进药业有限公司采访。面对记者的提问,该公司招聘专员回应称:“不好招,如今大学毕业生挑得很。”
诸如此类的声音,也出现在其他大多数受访的企业代表口中。
在分析招人难的原因时,该招聘专员表示,相比以前的大学毕业生,现在以“90后”为主力军的毕业生对就业岗位要求较高,底薪、合同、社保、公积金、休假安排、工作环境、是否包吃住、出差等,都可能是他们拒绝某个岗位或者辞职的理由。另外,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一两年找不到工作也没啥压力,他们求职的意愿相对没有那么迫切,可以慢慢地挑选自己满意的工作。
提及招人,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李经理也不禁有些慨叹。今年,该公司到各高校招收了60多名实习生,目前,只有约30名有意向留下。“30名也只是表达有留企意向,最终有多少人能留下还得看大学生毕业后的情况。”
据她介绍,公司以制药业务为主,因此,大学生来实习都会先安排到化验室等基层场所,进行如微生物检验,药剂辨别等简单操作。但部分大学生就认为干这样的工作是“自贬身价”,总要求安排如药材检定等“关键”工作。
对此,李经理表示,并不是公司没这样的平台,而是凡事需要循序渐进。此外,部分大学生专业技能不扎实,也是让她“不放心”的原因。据透露,一名修读“中药材开发与鉴定”专业的学生,在面试时连常见的八角和当归都分辨不出。因此,对于公司的部分研发岗位,她还是倾向于到211和985重点院校招聘。
企业急需的是一线操作工
大学生想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这个想法无可非议。但是,我市企业有如此大的用工缺口,难道都不能满足大学生们的就业需求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市用工单位包括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和企业,前两类单位招人不多而竞争者众,相当多有意向的大学生只能是望门兴叹。而企业虽然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但是,它们所招的大多是一线普工,这与大学生们所学的专业以及他们对于就业的期望值存在明显的错位。
来自梧州工业园区和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数据显示,梧州工业园区用工缺口约2800人,其中电子、制衣、纺织、皮具类企业缺口较大,缺工岗位95%为一线生产工、技术工,高端的销售、管理和研发岗位只有少数;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用工缺口约750多人,所缺工种多为一线操作工和技工。
两大园区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均称,大部分本科生和高职院校生都不愿意从事一线生产工的岗位,认为“面子上过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