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记者 陈素雅
7月1日下午,梧州市藤县藤州镇两岁多的女孩小婷(化名)因意外永远闭上了眼睛,女孩的家属强忍悲痛签下了器官捐赠书;次日下午,梧州市工人医院两名罹患眼疾多年的病人,借助着小婷捐赠的眼角膜,重新延续了她未尽的光明……
24小时之内,早逝的小婷挽救了两名外地肾病患者的生命,让两名本地眼疾患者重见光明。7月3日上午,小婷的父亲得知女儿的生命已在他人身上延续,多名受供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后,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6月30日下午,家住藤州镇边远山村的小婷,与姐妹打闹时从家中二楼楼梯重重跌下,并且后脑着地,瞬间失去意识。意外发生后,小婷的父亲与亲友将小婷送往藤县人民医院。
医院外科主治医生经过多项检查后发现,小婷颅脑由于瞬间重创导致严重损伤,已经到达脑死亡状态,失去了抢救的可能性。悲痛之余,小婷的父亲选择了让小婷在他人身上延续未竟的生命。而在咨询家中的直系亲属及妻子意见后,他并未提出任何条件,就在捐赠书中签下名字。
7月1日凌晨,小婷逝去后,她的肾脏、肝脏等器官被送往南宁,一双眼角膜被连夜送到梧州市工人医院。此前曾在医院排队等候移植的多名患者,马上被通知进行体检,并根据病情的先重后轻安排移植手术。7月2日下午5时,梧州市工人医院眼科副主任陆华文医生摘下手术帽后,马上向梧州市红十字会传去消息:眼角膜可供两名患者使用,移植手术完满成功,由于眼角膜本身并没有血管,排斥反应很少发生,现在几乎只需静待两名患者恢复。
“多亏了小婷家属悲痛之下的当机立断,眼角膜及时摘除,所以次日可以马上进行难度更高,复明度更好的穿透眼角膜移植手术。而分别获得角膜的2名本地患者,正是6月份到医院登记排期手术的病人,能在短短一个月间重获光明,我代他们对社会道一声感谢!”陆医生表示,由于伦理要求捐赠者和受供者双向匿名,她受患者委托务必向小婷的家属报一声平安,道深深的感谢。
编后:
出台鼓励政策推广社会捐赠
但与小婷家属的善举相比十分尴尬的是,目前梧州角膜捐献及移植的现状只能用“起步早,发展慢”来形容。
市工人医院眼科副主任陆华文医生告诉记者,虽然上世纪五十年代梧州已经成功进行过眼角膜移植手术,但目前本市可以专业系统地接受角膜捐献并进行角膜移植的医院暂时仅工人医院一家。且目前梧州尚未建立角膜库,至今为止本地的角膜存量始终仅有今年6月赠来的一副,而且只能用来进行眼角膜板层移植,适用范围未如理想。(详见本报6月13日03版报道)不少眼疾患者最终只能放弃复明的机会。
梧州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黄超亮表示,与现状对应的是,当下有关部门对于角膜捐献的奖励引导政策和法规暂时几近于无。针对这方面政策法规的空白,他也呼吁社会及各部门组织关注到角膜捐献这项爱心事业上来,为本地医院以及爱心人士的善举实现更多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