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梁燕如) 日前,梧州市工商局下发通知要求,根据国家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相关文件内容,工商部门将禁止核准“燃油助力车”和“汽油机助力自行车”等经营范围。原核发经营范围包括“燃油助力车”或“汽油机助力自行车”的,责令经营者尽快办理变更手续。对此,业内人士猜测,频发的助力车交通事故或为职能部门强制助力车退市的导火索。
助力车将失去合法流通资格
据梧州零距离网友“YES中汇”发帖称,7月5日下午,他和多名助力车经营者到蝶山工商所开会。会上,工商部门要求助力车商家变更原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停止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助力车产品。
网友所言是否属实?7月9日,蝶山工商所负责人向记者证实确有此事。
据悉,日前,梧州市工商局下发通知,将禁止核准“燃油助力车”和“汽油机助力自行车”等经营范围。原核发经营范围包括“燃油助力车”或“汽油机助力自行车”的,责令经营者尽快办理变更手续。该负责人表示,因上周五才召集助力车经营者开会,告知办理变更经营范围等相关事宜,因此商家完成变更手续仍需一段时间,但助力车将失去合法的市场流通资格已成定局。
事故高发或为“禁售令”出台诱因
近年来,由于助力车马力与摩托车相近,但受到的法规约束、驾驶成本远低于摩托车,因而受到了众多消费者青睐。然而,频发的助力车伤人事件却将其监管问题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业内人士由此猜测,助力车交通事故高发或许是“禁售令”出台的主要原因。
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我市助力车保有量达8万~10万台。针对助力车监管,业内人士坦言,“禁售令”并不是减少助力车事故的最终办法。
据在新华路经营某品牌助力车的黎先生表示,助力车交通事故肇事者多是低龄车手,因此禁止低龄车手上路有助于减少助力车交通事故发生。多个助力车品牌经营者则建议,与其禁售,不如参照其他城市的做法,对助力车、电动车实施上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