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梧州第七届“动向杯”两岸五地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上,台湾苗栗县尖山小学女子足球队令人印象深刻。这群留着短发的女孩子在球场上攻势凌厉,比赛首日即以10个净胜球的优势,干脆利落地击败深圳罗湖队的男孩子们。
不少观战市民啧啧称奇,还有市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台湾青少年足球现状如何?是什么促使台湾绿茵小将们跨越那一湾海峡,与大陆孩子们加强足球交流?7月19日,台湾苗栗县尖山小学校长卢彦男在球场边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台湾青少年足球的生态。
最强调集体观念和战术纪律
卢彦男说,台湾有15支女子青少年足球队,苗栗县头份镇有11所小学,有3支女子足球队,苗栗尖山小学女子足球队球员从7岁到11岁,平时通过跳绳锻炼体能,并专门训练控球运球,最强调的是集体观念和战术纪律。
台湾每年组织3次全岛性的男女子足球锦标比赛,有时女子队也找男子队切磋,一年下来总共会打60场的比赛。台湾有政策规定,表现出色的队伍能与大陆青少年足球队和其他国家球队交流,这使得孩子们保持新鲜感和冲劲,通过争冠来赢得离岛比赛的机会。
发展足球运动需要政策支持
与大陆一样,台湾的孩子升学压力也很大。踢球导致成绩不好,家长也不会同意。卢彦男介绍,台湾也因此在尝试改革教育制度,不再唯成绩论。现在体育特长,文艺成就都可以作为升学成绩的组成部分,这能令孩子们多花点时间在球场上奔跑。
卢彦男认为,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不能单靠政府部门投入,还需要教育部门、税务部门的政策支持。在台湾,除了民间团体和政府体育彩票基金支持外,还有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如企业捐资青少年体育事业,那么可以免除一定税金。有了政策,校园发展足球资金宽裕,孩子们就能得到好的训练条件,甚至到世界各地训练比赛。
希望台湾球员参加大陆足球联赛
台湾小学足球队数量很多,到了高中不少孩子就放弃足球了,这非常可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台湾至今没有正规的职业足球联赛。卢彦男认为让台湾足球队员参加大陆足球联赛,能极大地提升台湾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但这需要两岸足球界的共同努力。
“不能抱着功利的心态发展足球,也不能设计孩子们的人生。球场上有无限的可能和希望,孩子们也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卢彦男说。
西江都市报记者 赵洋 见习记者 秦维舟 通讯员 黄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