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梁萍 通讯员 蒙建丽) 近日,国内一些城市热议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提取使用难问题引发了不少市民群众的关注。对于我市相关情况,记者采访了解到,专项维修资金的申请提取过程确实较为繁复,但另一方面,业主要想实现专项资金的自我管理,却也并非易事。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由业主在购买房屋时缴纳,被称为房屋的“养老金”。和其他多数城市一样,我市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在银行设专户储存,由市房产管理部门统一代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市累计归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2.55亿元。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房龄增加、设施老化,我市房改房、商品房的维修量逐年增加,申请提取使用专项维修资金的小区和业主也在逐年增多。今年上半年,申请并成功提取专项维修资金的项目就有250个,金额约为11万元,维修内容涉及电梯、污水管、道路、绿化等。市房产管理局物业管理科工作人员说,只要申请材料齐全,他们会尽快予以审批,整个过程一般为7天左右。
“审批时间不长,前期准备材料却要花很多工夫。”近期刚完成一项维修工程的星朗名都一位业主代表说。申请专项维修资金需提交维修和更新、改造方案,工程预算书等,还要列出业主分摊明细表,经有利害关系的、占已交付使用房屋面积和户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签名同意,材料要求严格,整个过程非常繁复,有时完全办下来要花去一两个月时间。若遇到一些业主意见不统一,或因产权转移变更业主,从而导致凑不够申请份额的情况,更是不得不放弃申请,耽误了维修,也使维修资金的提取使用陷入尴尬境地。
自己的钱却不能自主使用,让不少业主感到很“委屈”。一些成立了业主委员会的小区业主希望能够实现对专项维修资金的自我管理。但是,政府有关部门认为,业主与业主之间,以及与业委会、物业之间的矛盾尚且无法调和,自治的能力和条件达不到要求,又如何能确保专项维修资金实现有效自我管理?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在现今的情况下,市房产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建议,小区可以通过业主大会,授予业委会一定限额内的维修资金使用权限,如此在遇到一些问题不大、数额较小的维修项目时,物业和业委会可以直接提交申请并组织安排维修,免去逐个找业主签名的程序,也可有效节省时间,提高维修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