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见习记者 纪荣兰 戴维)近期,多位市民通过新浪微博向本报官方微博反映,自己的电动车电瓶遭小偷“光顾”。有市民称,自己的电动车电瓶停在路边吃个午餐回来就“不翼而飞”,更有市民曾目睹小偷光天化日偷电瓶,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对于“电瓶贼”如此猖狂出没,市民表示忧心忡忡。
7月22日,家住长洲区的市民小陈把电动车停在京梧市场路口旁,然后到附近买东西吃,当时她的车旁就有两个“摩的”男子在候客。回来时,小陈发现这两个男子鬼鬼祟祟地多次上前触碰她的电动车,在确认电子锁响了几次仍无人前来查看的情况下,其中一个男子站在旁边把风,另一个男子则上前偷电动车的电瓶。小陈冲上前去大喊,两个男子一边闪烁其词一边嬉皮笑脸地离开。小陈事后想起来也有点后怕,她说:“想不到偷电瓶的竟然是这两个人,而且他们还联合作案。”
7月23日,记者从新兴派出所了解到,电动车电瓶被盗的现象并不罕见,近期该派出所也接到了部分群众关于电瓶被盗的报案。民警表示,电瓶被盗多发生在居民小区、大型超市附近,作案时间也相对集中在午间和夜晚,给民警针对性的巡查增加了难度。
对于市民反映“电瓶贼”频出作案的情况,记者走访了梧州市公安局公共关系科和刑侦支队。刑侦支队情报资料科科长董海翔向记者介绍,公安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虽然抓到了偷车贼,但却遇到被盗车辆无人报失,被盗电瓶无人报案的问题,由于缺乏证据往往只能放人,所以他呼吁市民在遇到此类电瓶被盗的情况时,不要嫌被盗电瓶的事情小或者是觉得笔录麻烦,因为正是这种怕麻烦的心态,助长了作案分子的气焰。希望市民遇到电瓶被盗后第一时间报案,积极向公安部门反映情况,同时配合调查,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于如何保护自己的电动车电瓶的问题,公共关系科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一些有用的办法。首先,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强对电瓶的保护力度,比如给电动车安装电子锁,或者把电瓶盖焊接上一块板增加打开难度。其次,市民应该选择一些有人值守的停车场或正规的停放地点,切勿随意乱停乱放,尽量不要停在偏僻小巷等地。乱停乱放既扰乱了街道的交通秩序,也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