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黄金铭) 当前正值夏插高潮,记者连日来走访部分县(区)发现,虽然夏插用水有保障,但一些水库现有蓄水量偏低,可能导致入秋后农业用水紧张。这令当地农民感到担忧,他们建议有关部门及时调整水库运行管理措施,增加蓄水做好抗旱准备。
万秀区夏郢镇共有近十万亩农田,主要灌溉水源来自与思良江相通的万寿渠、几座小(Ⅱ)型水库及星罗棋布的山塘。该镇民智、周睦、高才等村的农业用水,相当部分来自周山、胡来、三合口等小(Ⅱ)型水库。当地村民反映,这些水库陆续进行了除险加固,但由于未进行工程验收,基本都处于低水位运行状态,到雨季过后的农业用水高峰期,有限的蓄水很难满足需要。
夏郢镇一位干部则介绍,目前还处于汛期,降雨较多,所有水库都按汛期水位运行,夏插用水较为充足。但是,农民的担忧不无道理。根据我市的气候特点,8、9月份的气温仍然较高,蒸发量大,在水库蓄水量本来就不多的情况下,农业灌溉用水很可能吃紧。
其实,夏郢镇这样的情况,在全市农村较具代表性。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统计显示,截至7月31日,苍梧县、岑溪市、藤县、万秀区各类水库及爽岛水库的蓄水量超过50%,但全市仅有苍梧县、岑溪市的蓄水量多于去年同期,而长洲区仅及有效库容的3.09%。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有关人士分析,7月下旬蓄水量呈现区域不均,除入汛以来特别是前段时间区域降雨不均外,夏插进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依据往年规律,7月下旬、8月上旬的蓄水量和可引用流量,决定着秋冬季用水的保障程度。从目前情况看,我市部分区域出现秋冬季干旱不可避免。因此,各乡镇可根据库容量,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抓住时机适当增加蓄水,并做好其他的抗旱准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