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黄金铭 通讯员 钟强)8月1日,市水政监察支队将经查证的三船非法盗采河砂卸回江中,将此前的三起非法盗采河砂案画上了句号。
据了解,为保护西江主航道通航和航线桥梁安全,市政府于2010年7月出台规定,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水利枢纽坝址以下至广东界首河段、桂江河段从旺村枢纽坝线以下至鸳江大桥河段为河砂禁采区,禁采区范围内禁止一切采砂船、淘金船施工作业,在禁采区进行航道疏浚的工程船舶必须经过航道部门审查同意,装卸河砂的运输船舶航经采禁区必须向水利部门提供合法有效的河砂来源证明,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从严处罚,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然而,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和执法支队玩起“猫鼠游戏”,通过各种手段盗采河砂。监察支队执法人员介绍,近期查处的非法盗采河砂案特点为:非法采砂船船体较小,在凌晨作案,不法分子见到执法人员后,就迅速将盗采的河砂卸清,以逃避检查。对此,执法人员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取证,掌握足够的证据后依法对非法采砂船进行查处,其中有一艘采砂船在近期就被查处了三次。
监察支队负责人梁继荣介绍,针对近期在禁采区盗采河砂猖獗的现象,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履行管理职责,加强日常巡航检查,加大打击非法偷采活动的力度,绝不手软。下一步计划划定区域,将所有采砂船舶集中锚泊,并与海事部门加强沟通,将没有证件的采砂船移交海事部门,依法依规从重处理。群众发现在禁采区内有非法盗采河砂的船舶,可向水利、水政执法部门举报。
据了解,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水政监察支队查处了七起非法盗采河砂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