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讯(记者 黄金铭 通讯员 余林) 进入8月,高温天气持续,降雨少且分散,江河水位也逐渐下降。市水文水资源局监测显示,今年六七月份的主汛期里,我市江河总来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明显偏少,7月份西江梧州水文站偏少达六成多,江河干旱有可能秋后出现。
根据市水文水资源局监测,6月份梧州市面降雨量178.8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23.9%,各江河来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一至四成。7月份,梧州市面降雨量156.1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近两成。各江河总来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平均偏少三成,其中西江梧州站偏少六成多,桂江京南站偏少五成多,蒙江太平站偏少五成,北流河金鸡站偏少一成。
从江河水位看,今年除6月份桂江京南站、北流河金鸡站出现过超警戒洪水外,各江河水势比较平稳,无明显的洪水过程,其中西江梧州站今年至今的最高水位是16.97米。6月份,我市的平均水位为9.02米,平均流量为8910立方米每秒,水位较上年同期偏低3.42米,较历年同期偏低4.1米;7月份平均水位为6.78米,平均流量为5680立方米每秒,水位较上年同期偏低3.63米,较历年同期偏低6.81米。
市水文水资源局局长梁家安介绍,今年主汛期江河总来水量偏少,主要是由于上游地区降雨比历史偏少,区间内也没有出现长时间较大的有效降雨,再加上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这种现象在我市的水文历史记录中是少有的。入秋后,降雨再持续偏少,则有可能出现江河干旱,而且这种江河干旱可能比历年要严重。目前,水文部门正在密切监测水情变化,与有关部门沟通,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7月份我市降水为正常到略偏少,气温正常,高温天数也比常年偏少。按照目前的形势发展,入秋后将可能出现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影响到粮食、农作物、秋冬种的生产。目前,指挥部正密切检测旱情和水情变化,及时掌握情况和采取相应措施。
由于江河总来水量偏少,水位有可能持续下降,航道、海事等部门已加强与水文部门的对接,及时掌握水情变化,并着手准备可能出现的船舶滞航的应对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