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赵洋 通讯员 夏均)藤县古龙镇瓜农张先生遇上一件闹心事。他种植了9亩花纹西瓜。在收获时,田地里的黑皮西瓜数量居然占了近半。
近日,梧州市农业执法支队调解了这起西瓜种子质量纠纷,最终种子经销商赔偿瓜农7000元。
瓜农:
收获的西瓜“货不对板”
今年3月份,张先生在南堤路一家菜种行购买了6罐西瓜种子。据了解,西瓜种子商标为“正益丰”,名称为“华丽新一号”。
据西瓜种子的包装铁罐显示,经销商为广州大田园种子公司,种子纯度为99%,适种地区为“南北地区、东南亚”。
买到种子后,张先生在贺州昭平县北陀镇民福村包下9亩田种瓜。张先生说:“播的都是‘华丽新一号’花纹瓜种子,对收获满怀希望。”
然而,收获季节到了,张先生傻了眼。他发现田里竟出现两种不同类型的西瓜,一种是花纹西瓜,另一种是黑皮西瓜。
“黑皮西瓜每公斤售价比花纹西瓜低0.5元。”张先生表示,他怀疑种子质量有问题。在与经销商多次协商赔偿无果的情况下,张先生将事件投诉至梧州市农业局。
经销商:
种子不存在掺假可能
近日,梧州市农业局农业执法支队人员召集瓜农、种子经销商双方到贺州昭平县北陀镇民福村实地勘察。
经查证,在一亩瓜田里,正常的“华丽新一号”花纹瓜有150多只,黑皮杂瓜130多只。执法人员表示,西瓜地里出现杂瓜属正常现象,但比率占近半不正常,属“杂株超标严重”。
种子经销商陈先生辩解,西瓜种子是应瓜农张先生要求,指定从广州购买的。出售时种子包装并未拆封,不存在掺假可能性。此外,“华丽新一号”在广东也大片种植,未出现大批杂瓜的情况,不能排除张先生种植过程中出现问题。
农业局:
种子非广西通过审定品种
事件发生后,梧州市农业局多次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并督促张先生尽快出售成熟的西瓜,以减少经济损失。
近日,农业执法支队做出处理意见,种子经销商一次性赔偿瓜农种子杂株补偿、误工、交通、通讯损失等费用7000元。对处理意见,瓜农和种子经销商均认可。
记者对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关于2013年通过审定品种的公示》发现,“华丽新一号”并非今年广西通过审定的种植品种。
梧州市农业执法支队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起事件中,瓜农种植未经自治区农业厅审定的种子,种子经销商未选择经过自治区农业厅品种审定或国家审定且适种范围包括广西的西瓜品种,最后造成损失。对此,双方都应吸取经验教训。 |